委员“卖”玉米
7月13日,气温高达38摄氏度。长寿区葛兰镇塘坝村的山区公路上,停着几辆小货车。
“老乡,我买500斤”“大娘,我买300斤”……在不远处的玉米地里,长寿区政协委员贺永东带着公司的网络销售员工们,专程赶到这里,帮助村民解决嫩糯玉米滞销难题。酷暑之下,室外待上几分钟,汗水已湿透了衣衫,而一旁的村民,心里乐开了花。
“今天不下山就卖了3000多斤,收入2000多元,太感谢你们了。”村民唐志龙数着卖嫩糯玉米的一匝钱,满脸喜悦。“以前卖菜天不亮就要背着往山下赶,费时又费力,身体也吃不消。没想到今天在自家地里就能卖出这么多。”
葛兰镇是长寿区民政局牵头的对口帮扶镇,辖区的塘坝村曾经是市级贫困村,地处海拔680米左右的明月山脉,山高路陡、交通不便。去年,为帮助脱贫之后的村民尽快走上致富路,当地民政和相关部门多次实地考察,建议村民利用山区优势,优先发展嫩玉米套种南瓜、榨菜等“短平快”的蔬菜产业,很快就得到村民响应。
进入7月,塘坝村两万多斤嫩糯玉米迎来了丰收季。了解到山区玉米销售难,从事自媒体和线上销售的贺永东委员主动请战,积极与民政部门和当地政府取得联系,并利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和电商平台资源,推销塘坝村嫩玉米。
“葛兰镇塘坝村高山玉米滞销,请伸出援助之手,留下一片温暖……”7月12日晚6:30,贺永东将求助信息发到了长寿区政协委员微信群。不一会儿,看到信息的张满丽、邓雪峰等几名委员放下碗筷,问明缘由,核实相关情况后,他们也纷纷加入了“委员玉米促销宣传队”,将信息转发到朋友圈,并发动身边的朋友,一起接力为山区玉米宣传促销。
很快,在委员们的发动下,长寿区当地的一些超市、电商也主动加入进来。一家超市负责人在前往考察后表示,塘坝村地处高山地区,种植的嫩玉米等蔬菜品质和市场前景非常好,今后将把塘坝村定为公司的供货基地。
“已经订了一亩地的玉米进行试销售。”长寿区保合农场电商平台负责人张升平说,将通过公司的线上和线下平台进行推广。明年将继续做好塘坝村玉米上市前的宣传和预热,为山区玉米销售尽一份力。
“7月13日当天,塘坝村的嫩玉米就卖出了6000斤,不到三天时间,两万多斤嫩糯玉米已销售完毕。”塘坝村村干部高兴地说。
更令塘坝村村民高兴的是,经过民政等对口部门和区政协委员的牵线搭桥,当地一些超市和电商平台已和塘坝村达成了销售协议,长远地解决了山区嫩糯玉米销售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