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新区的深深脚印
——忠县政协专题调研随行记
通讯员 谢 洪
“这是我任本届政协委员以来第三次专题调研城市新区建设,目睹新区建设一天一个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由衷地感到高兴。”近日,忠县政协主席会专题协商加快城市新区推进力度、促进特色中等城市建设工作,受邀参会的沈国琼委员谈及会前调研的感受,很是激动与自豪。
一座城市新区的开发与建设,承载着万千群众的“高品质生活”梦想,也关乎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如何建设高品质城市新区?忠县政协的委员们在思考中探索,更用持之以恒的行动留下了一串串深深的脚印。
棚户区华丽“变身”
“这里就是我们正在建设的行政副中心,预计年底就将进入封顶装修阶段。”7月中旬,在忠县县城三公里老城拆迁片区,该县城乡建委负责人指着沙田大桥旁三幢正在建设的大楼,向前来视察的委员们介绍。
“变化太大了!一年多前这里还是一片老城棚户区,公路狭窄,山坡上到处是附近居民乱搭乱建的小矮屋。”委员们感慨道。
时间回溯到2016年底,忠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确立建设特色中等城市发展思路,决定围绕长江南北两岸,拉开“一江两岸三片区”城市骨架。其中,实施忠州老城改造就是重头戏之一。
鸣玉溪社区作为忠州老城棚改拆迁的全覆盖区域,涉及拆迁户近5000户,拆迁人数之多,难度可想而知。而鸣玉溪社区党支部作为县政协帮联党支部,帮助支持社区棚改拆迁工作纳入了县政协重点工作。
作为县棚改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的余成荣,在忠县政协党组会上立下军令状:“坚决打赢拆迁攻坚战,鸣玉溪社区绝对不拖城市建设的后腿!”
棚改工作开展一年,效果如何?老百姓满意度高不高?去年年底,县政协邀请部分政协委员、社区干部、群众代表对棚改工作进行了评估评议。
“在棚改拆迁中,政协干部多次找老百姓谈心,给老百姓讲政策,打消老百姓的顾虑,让大家很是感动。”社区党员袁红梅在评议会上憧憬地说,“这座新城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幸福。”
乌杨新区悄然“蝶变”
“现在园区也通上公交车,我们上下班比以前方便多了。”今年7月,在县政协组织召开的城市新区建设意见座谈会上,参会的通瑞企业负责人带来了这一好消息。
该企业负责人所说的园区,就是忠县“一江两岸三片区”中“三片区”之一的乌杨新区。该园区于2012年正式开园,但由于离县城较远,企业员工上下班无论走高速公路,还是走乌杨街道到县城的老路,都要耗时近1个小时。为方便员工上下班,园区企业不得不购买接送员工的车辆,每年增加了不少运行成本。
“交通不方便,企业招工相当难,既严重制约了招商引资工作,也造成了企业人才的流失。”说到以前的困境,参会的园区管委会负责人深有感触,并对委员们的助推表示感谢。
乌杨新区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以来是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有外商来考察我们的企业,想在园区找个好一点的酒店也没有。”每年县政协全会上,县政协常委、重庆聚融集团董事长梁华国都会持续呼吁加快园区基础设施配套。
“近五年来,每年都有10件以上关于园区公交、园区道路、污水处理、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提案,乌杨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一直以来都是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县政协提案委负责人说。
公共绿化5万平方米,园区绿化率38%;完成新区卫生服务站建设,达到运行要求;新区食堂(超市)正在加快建设,力争8月中旬投入使用……委员们的持续助推,让乌杨新区基础设施悄然蝶变。
新生港建设如火如荼
“哇,这个阵仗有点吓人!”今年7月,在新生港项目建设现场,看着数十根巨大的水泥柱矗立于长江之中,宽阔的联接道之间塔吊林立,冉小军委员不由发出阵阵惊叹。
作为“三片区”之一的临港新城,是忠县城市开发的一个大手笔。而临港新城建设中的“重器”新生港,则是重庆“四枢纽九重点”港口集群之一的市级重点工程,更是今后忠县城市新区拓展的重点和重心。
“规模初具,气势壮观、场面宏大。”多次来到新生港建设现场调研的县政协社法城环委负责人同样感慨不已,“按照这个建设速度,项目建成指日可待。”
新生港的建设,一直倍受县政协关注。2017年8月,县政协主席陈加义带领主席会成员,深入临港新城项目现场视察;2018年1月,陈加义在市政协全会上发出呼声,为加快建设新生港争取市级相关部门大力支持……
“现在我们趁着长江退水期间,抓工期、抓进度、抓质量,确保在明年1月实现新生港试运行。”面对再次前来视察的委员们,新生港建设企业负责人语气坚定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