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8年08月1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专题
版面翻页
专题
02

江津滨江新城——

长江之畔 未来之城

市委书记陈敏尔曾强调,要倡导绿色,使重庆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要彰显城市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努力实现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如何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打造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在历经9年的开发建设中,江津滨江新城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完善城市功能,着力提升居住品质,发挥新城周边产业要素聚集效应。新城管委会表示,随着江津区加快推进同城一体化发展,建设幸福家园,着力打造江津城镇“升级版”,位于“一轴两翼”核心城区的滨江新城将被打造成“滨江亲水、绿色生态、品质品位、宜居宜业”的美丽之城、未来之城,新城将成为集商贸区、金融区、文化区、政务区为一体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同城一体化格局的“城市主轴”,构筑未来江津区城市建设的“样板”。

鼎山立交

从重庆绕城高速江津北下道,沿西江大道驱车而行,映入眼帘的是连绵起伏的缙云山和蜿蜒流淌的长江。在群山与大江之间,是一大片鲜花绿树簇拥的广袤天地,一栋栋楼宇拔地而起,错落有致点缀其间……这,就是江津区正在如火如荼着力建设的滨江新城。

按照打造现代商贸集聚区、金融商贸区、文化服务区定位,滨江新城融好山好水好文脉于一身,山水生态勾勒出其健美的身姿,人文底蕴赋予其悠远的神韵,这片美丽的土地正历经一场华丽转身的“蝶变”。

一轴两翼打造核心之城

近年来,江津通过融入主城,推动了双福新区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城市太分散,在江津几江老城与双福新区之间的10公里范围,竟是一片空白,使城市的聚集与辐射能力大打折扣。

2016年10月,江津明确“一轴两翼”同城一体化发展新思路,提出未来几年要形成以双福新区、滨江新城、几江半岛、支坪片区为南北向“城市主轴”,以江津综合保税区、珞璜工业园、珞璜镇为“东翼”,以德感工业园、德感街道为“西翼”的“一轴两翼”城区同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2017年4月,江津区提出要用5至10年时间基本形成“一轴两翼”城区同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而滨江新城恰恰位于“一轴”的核心区域,西连缙云山,东望西彭园区,北接双福新区,南邻滚滚长江,与几江老城区隔江相望,坐拥10公里长江岸线、背靠缙云山森林资源,规划面积近20平方公里,是未来江津“城市主轴”的核心城区,成为区域发展各类产业要素集聚的核心之区。

滨江新城周边还环绕着德感工业园、双福工业园、西彭工业园等三个工业园区,它既可为园区发展提供更好的配套服务,同时,周边的园区也为滨江新城的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

随着2016年7月几江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与江津长江公路大桥、外环江津长江大桥、鼎山长江大桥一起,使江津城区形成“四桥跨江”的畅通格局,加上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延长线明年通车,30分钟可抵达主城,这使得江津融入了重庆主城的最前沿,缩短了江津中心城区与重庆主城的时空距离。

畅通交通尤其是几江大桥的建成,受益最大的是滨江新城,按照“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工作要求,从2009年起开始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美丽宜居新城。

历经近9年的倾力打造,一座生态宜居的新城已经显现:从江津老城区上到几江长江大桥,跨越宽阔的长江,就是美丽的滨江新城。白天,这里是人们闲庭信步的佳地,夜晚,尽是灯火阑珊的繁华。

作为江津展示和提升城市形象的核心区域,滨江新城被定位为江津现代商贸集聚区、金融商贸区、文化服务区,政务、商务、服务高地和金融中心。在这里,2分钟可上重庆绕城高速,5分钟可前往几江城区、双福新区、德感旧城,乘坐轨道5号线延长线,半小时可达重庆主城。滨江新城,一座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彰显特色的美丽城镇正在迅速崛起。

山水之美谋划品质之城

如何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打造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江津区委书记程志毅认为,每个城市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建设美丽山水城市的路径自然不一样,建设滨江新城尤其要突出“江津气质”,要结合江津的独特地理优势、产业优势,彰显江津的城市魅力。滨江新城沿江靠山,新城的城市气质就是充分利用中心城区地形地貌及“一江两岸”10公里沿江岸线,凸显新城的山水之美,打造“滨江亲水、绿色生态、品质品位、宜居宜业”的美丽滨江之城,要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注重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把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形成独特的城市“性格”和“品质”。

目前,滨江新城已建成20公里滨江公园、2000亩鼎山公园、1500亩篆山坪公园,以及德感滨江公园、元帅广场、鼎山广场、“五馆两中心”等一大批公共设施,中心城区生态滨水特色进一步彰显,新城先后获评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区。

程志毅表示,未来五年,江津将立足更具吸引力的重庆大都市区重要组团定位,大力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滨江新城要突出注重“提质发展”,即以重庆主城标准规划建设,深入实施城市风貌、城市道路、城市配套和城市亮化工程,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打造美丽滨江之城。

据了解,今年初以来,滨江新城着力提速实施18个区级重点项目,不断刷新着新城的“幸福指数”。1至5月,滨江新城区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7亿元,地产项目上半年新开工50余万平方米,完工面积约34万平方米,销售面积近30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滨江新城开发建设公司实施的21个同城一体化(品质提升)项目也紧锣密鼓地推进。这批项目总投资22亿元,今年计划投资约9.4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3.6亿元。如今,10平方公里的滨江新城已初具规模。在群山与大江之间,是一大片鲜花绿树簇拥的广袤天地,一栋栋楼宇拔地而起,错落有致点缀其间……一座生态宜居的品质新城在长江之滨傲然崛起。

和谐共生建设生态之城

滨江新城在开发建设中一直秉承“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市建设理念,在规划之初,就采取全球招标方式,由美国艾斯弧公司整体规划设计,区域功能结构为“三轴串城、四心筑城、五廊汇景”,由西江大道、南北大道、滨州路三轴串联城市各片区,形成城市发展轴线,由职业教育培训、城市综合服务、商业金融、都市游憩等四个中心带动城市全面发展,由临江亲水、中央市政、绿地公园共5条景观长廊,汇聚成城市生活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美景。

滨江新城管委会表示,新城在开发中始终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规划、设计、建设的全过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配套。特别是为让新城居民享受更好的生活,滨江新城实施“零工业”开发,不安排一个工业项目,并将江津的行政中心、文化中心、金融和综合商务区全部规划在滨江新城。

滨江新城,距离重庆主城区40公里,距离江北机场70公里,总体规划面积约19.7平方公里,目前建成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聚集人口10万人,圣泉街道办事处设立后,新城将进一步扩容。

据了解,在新城开发建设中,管委会充分利用10公里长江黄金岸线和超20万亩缙云山绿色森林资源,规划建设圣泉公园、圣泉寺公园、篆山坪公园、浒溪公园等,绿化率超40%,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把历史文脉融入城市,形成独特的城市性格和品质,美丽宜居新城建设已初具规模。

鸟瞰新城的山水脉络,全部保有“原汁原味”,10公里长江岸线全部规划为滨江休闲带,并在长江与缙云山之间建设4条绿色廊道,把山水资源巧妙地融入都市。充分利用原有自然资源和山地起伏线,建设湿地公园和城市绿地,居民走出家门300米可见大型绿地,500米可见生态公园。

华容美貌初现滨江新城

滨江新城,这座承载着都市人“诗意栖居”追求的花园城市,正在渐渐绽放她的华容美貌——

依托10公里长江岸线和20万亩绿色资源,打造了以行政办公、医疗教育、商业开发、文化娱乐和住宅为主的城市新区,布局有行政中心、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海汇小学、江津中学滨江校区、综合性医院等公共配套设施。

以金融商务中心、滨江休闲街为核心,围绕江津区超高层地标性建筑——重庆滨利汇金中心,正在重点打造集商务、金融、休闲购物、餐饮等为一体的总部经济和金融商务区。

目前,在滨江新城内,科技馆、图书馆、文化馆陆续建成投用;一所所建成投用的幼儿园、小学、中学、高校等形成全覆盖教育体系;2019年有望通车的轨道交通,将让广大市民畅享半小时直达主城的便捷;圣泉公园等组建超过85万平方米的城市绿地;在建和规划的商业配套超33万平方米;中建桥梁公司等一批企业将总部落户在此……登上几江长江大桥,烟波浩淼的大江恣意奔流,一江两岸无尽的繁华与璀璨尽收眼底,滨江新城的华容美貌已经初现。

滨江新城管委会表示,在滨江新城地面上,大家看得见的道路纵横交织;而在地下,“看不见”的综合管廊也在有序推进。作为重庆市5个地下综合管廊试点之一,滨江新城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荣获2016年度重庆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

同时,新城通过“互联网+”,将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整合在一起,实现更加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的城市管理,不断提高城市“宜居指数”。

随着几江长江大桥、鼎山长江大桥、西江大道、南北大道等桥梁道路已建成通车,轨道交通5号线江津段建设推进迅速,外通内联的交通大格局已形成。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津区实验小学、北京师范大学江津附属学校(1期)等相继开学,教育配套不断提升。区游泳馆、图书馆、科技馆等休闲娱乐设施已建成投用,城市配套设施不断完善。鲁能领秀城、金科中央公园城等8个楼盘已开盘销售,红星美凯龙、北大资源等成功引进,江津区着力打造的“滨江亲水、绿色生态、品质品味、宜居宜业”的美丽滨江之城正逐渐突显。“出则畅享繁华,入则归隐灵境”,这是未来新城生活的真实写照。(吴梓航)

江津滨江中央商务区

江津滨江新城

芳草地

圣泉湖公园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