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8年08月21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要闻
版面翻页
要闻
01

致富“渝金香”

□ 本报记者 邓波

8月上旬,已是烟叶丰收的季节。

站在一片翠绿的烟田里,彭水县大厂村的烟叶种植户邵晓华脸上笑开了花。“我种植了40亩烤烟,今年收成好,收入十五六万不成问题,你莫觉得多,在我们村,这还只是平均水平。”

邵晓华的笑脸正是我市2万余户烟农幸福生活的映照。

近年来,市政协常委,市政协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王永平带领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全体职工,努力推进烟叶产业发展、加大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着力打造“渝金香”烟叶品牌,为我市乡村振兴、产业扶贫作出了积极贡献。

现代烟草农业,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

重庆种烟区大都属于老少边穷地区,山高地远,“弯着种烟、蹲着烤烟、站着交烟”是过去烟农辛苦劳作的真实写照。

“要让烟农尽早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烟草行业必须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转变烟叶生产方式,改善种烟区生产生活条件。”王永平告诉记者,为改变这一状况,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近年来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2.9亿元,修水池、建管网、通沟渠、铺道路、筑烤房等,使重庆种烟区近百万百姓的生产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改善。

“以前是羊肠小道夹皮沟,现在是水泥路,家家有洋房,户户开轿车……”彭水县靛水街道大厂村4组村民卢冲简单的话语道出了种植烤烟后家乡的改变。

彭水县喜润合作社正是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成果之一。近年来,该合作社通过烟草行业补贴购置烟用机械,合理组建专业化服务队,逐渐实现了专业化服务在烟草生产各环节全覆盖。据合作社理事长田茂胜介绍,目前合作社的专业化育苗、分级已达100%,专业化机耕、植保覆盖率也在40%以上,绝大多数烟农从高强度的传统型农业生产中解放了出来。

“在全市,像喜润合作社这样的综合服务型烟农专业合作社有31家,覆盖了97.8%的烟农,现代烟叶生产经营模式基本形成。”王永平表示,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以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为支撑,以合作社公司制改革为抓手,努力实现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在烟草产业扶贫中培育新增长点。

优质烟叶品牌,助力经济效益“新提升”

随着社会消费转型,全国烟叶种植计划逐年调减,产区间竞争加剧。怎么办?如何凸显重庆烟叶品质特色?品牌!“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发展理念,打造‘渝金香’特色优质烟叶品牌,是实现重庆烟农持续增收的有力支撑。”王永平说。

紧接着,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紧锣密鼓部署,打造重庆特色烟叶品牌。强化质量导向,着力攻克等级结构低、亩均单产低、过程损失大等难题,以质量提升铸造品牌价值,持续增加烟农收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大在土壤保育、酸化土壤改良、根茎病防控、农家肥生产、新能源烘烤等生态、环保领域的研究;围绕烟叶生产探索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浪费与污染,让广大农民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新实惠的同时,逐步实现质量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提升”。

2017年8月,“渝金香”烟叶品牌横空出世。

据测算,2018年全市烟农售烟收入可达12.13亿元,相比2017年高出近7000万元,烟农户均售烟收入稳定在8万元以上(含补贴)。

辅助产业发展,开创多元增收“新格局”

8月上旬,烟叶已经成熟,彭水县喜润合作社的烟叶育苗大棚,一片生机盎然,清甜可口的水果黄瓜、鲜艳多汁的西红柿……该合作社职业经理石发扬说,这是合作社通过利用烟叶育苗基地发展的辅助产业——高山绿色蔬菜。

王永平告诉记者,单一的烟叶主业增收面临诸多瓶颈制约。“要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就要利用烟草的体制优势、技术优势、设施优势、科技优势,走多元经营、产业融合的道路。”

“烟-菜”轮作、“烟-蒜”轮作、“烟-肉牛养殖-农家肥堆沤”、“烟-观光体验”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在重庆各大烟区出现。仅去年,全市烟农通过多元化经营新增收入6925万元,户均增收4020元。

“我总共承包了八个烟叶育苗大棚,年初为烟农育苗,卖完烟苗就利用大棚种植反季蔬菜瓜果,像樱桃番茄、水果黄瓜、紫叶生菜、观赏花卉等本地稀缺的产品,每年能带来四万到五万元的纯收入。”彭水县润溪乡白果村烟农邵瑞波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不断挖掘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潜力,打造“渝金香”烟叶品牌,“烟叶强、烟区美、烟农富”的美好愿景正一步步变成现实。据了解,下一步,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将继续加大多元化经营投入力度,拓宽烟农增收渠道,让烟农持续稳定增收。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