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8年08月24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副刊
版面翻页
副刊
03

网投体验

□ 作者 邓玉霞

自从有了网络,就有网民。有了网民,网投应运而生。所谓“网投”,是利用互联网系统,表达网民意向的一种形式。很多官方或民间举办的各种评选活动,都很时髦地选用了网投作为结果的参考因素或决定性因素。

今年短短几个月,我身不由己地经历了三次网投,我自己戏谑为“被网投”,个中滋味难以言表。

第一次“被网投”是应某著名报刊主编之邀,写了一篇用药体验的短文。那是大家都熟悉和经常使用的家庭必备药品,疗效确实有独到之处。我想都没想,爽快答应,半小时不到,五六百字短文一气呵成,自感得意,交稿。时隔不久,主编发来一链接,打开一看,连同我那篇在内的几篇文章,已经进入网投程序。链接上清楚地显示着我的文章,我单位的名称,我的名字。主编附言,要发动朋友圈投票哦。

给别人网投多次,自己被人投票还是第一次,心里有小期待蠢蠢欲动。并未期待得什么一等奖,奖金不过千元,尚不至于调动我全部细胞的兴奋点。只是想看看我的网友到底有多给力。我毫不犹豫地转发链接到朋友圈,顺便看似轻描淡写地留言:亲们觉得还好,就每天投三票,觉得不好,就当了解一下,在此谢过。

三天很快过去,看着被众多朋友转发的链接,看着朋友圈里温暖的留言,看着从早到晚不断增加的票数,心里有了满足和感动,同时也有了些许不安。尽管最终票数遥遥领先他人,却没有预想之中那样的高兴。

四个月过去了。一天深夜,一条信息跳入眼帘:投票怎么都不告诉我一声?我莫名其妙,什么投票?询问回复过去,直到第二天早晨才收到一条链接,来自官方的“XX季度人物评选”,我榜上有名,介绍我的视频与另外几十个人的简介并列排在链接上接受网络投票,我名下已有好几千票。被网投的感觉特别强烈,心中有了一丝不快。本想一笑了之,但看网中个个都是人物,心里那点自尊又作怪起来,再发一次朋友圈,就两天时间,尽力吧。

短短两天的网投,我以票数第八居中上。其间,有刷票公司打来电话要帮刷票,我毫不犹豫、大义凛然的果断回复:朋友们投的每一票都是亲情友情,是有温度的,刷票算什么!谢谢!我不需要!但是,看着别人的票数像雨后春笋般噌噌噌往上串,我突然悟到,网投不是好玩的,咱玩不了,以后坚决拒绝被网投。

然而,现实总是有违人意。就在那次网投后半个月,我又陷入第三次被网投。市XX学会来电,推荐我参加市级官方组织的大型优秀人物评选活动,我是学会唯一推荐人选。各区县也只有一个名额。有了前两次的经验,我赶忙问,要不要网投,如果要,我就不参加了。电话那边说,肯定要网络投票,但是你不能拒绝,你不仅代表你自己,还代表学会。我知道,强力拒绝已经不可能,我不能辜负了学会的美意,但心里忐忑。要在网投中败下阵来,不仅自己没面子,更重要的是给学会丢脸,要想胜出,就得发动所有力量,不断打扰微信好友,太让人不堪。于是我磨磨叽叽,直到链接发出的前一天,才极不情愿按要求奉上自己的高清照片。

接下来,就是为期十天的网投大战。开始的想法也很惰性,顺其自然就好。我照例发了朋友圈,广而告之,并真诚地附上一句:又要给大家添麻烦了。然而,事情的发展超出我的想象,学会支持,单位给力,领导关心,朋友尽心,“我们都在努力,你自己也要努力哦”,还有一些要“勇争第一”之类的豪言壮语,每天的微信留言让我感到压力,又像给我打了鸡血,牵着我的鼻子进入了“斗鸡”般的战斗状态。有那么几个对手非常强悍,排位争先恐后。按朋友们的指点,我每天一睁眼就把链接发朋友圈,发微信群,生怕大家忙忘了。甚至在最后两天把链接发给每一个微信好友,其中不乏平日少有联系的。我带着愧疚和不安,诚肯地对每一个群、每一个人说打扰了。我带着感恩,真诚地对每一个投票的人说谢谢了。“谢谢”说累了,也怕大家听烦了,我就用表情包送咖啡,送玫瑰,送微笑。

网投这些天,有朋友总结我一反常态。我承认,平素什么事都怕麻烦人,甚至事关切身利益都不愿意去求人的我,竟然被这网投改变了形象,这一世清名竟毁在了不顶吃穿的网投上,真魔怔。

“惊心动魄”的网投终于结束,十天像过了十年。看着我淡然的照片下面高居榜首的票数,我并无喜悦,空虚得像一滩烂泥。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