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康养产业的“政协元素”
本报记者 黄笛森
8月25日,中国·重庆石柱第二届康养大会将在黄水镇盛大启幕。
地处北纬30度的石柱县,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近年来,围绕“转型康养、绿色崛起”发展主题,举全县之力发展康养产业,打造康养经济,建设康养石柱,促进以“观养、住养、动养、文养、疗养、食养”为重点的六大康养产业与全县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自去年成功举办首届康养大会后,康养石柱建设的步伐大步迈进,而这其中,凝结着各级政协组织及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心血。
(一)
2016年,石柱县第十四次党代会将“转型康养、绿色崛起”确定为全县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发展主题后,该县政协便积极行动起来。
2017年初,在市政协四届五次全会上,市政协联络委会同石柱地区委员小组提交了提案《关于在渝东南地区大力发展生态康养产业的建议》,建议市政府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出台为契机,把发展生态康养产业作为支持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建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来落实。这一建议在大会联组讨论上也引发共鸣。
同年5月底,由石柱县政协牵头筹办的 “中国·重庆石柱首届康养大会”成功召开。通过发挥政协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等优势,邀请到国内知名专家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等相关人员共1000余人参会,为康养石柱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为推动大康养产业的发展,石柱县政协还积极组织广大政协委员开展“我为康养献一策”主题活动,征集到“把康养旅游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康养设施建设、高标准打造特色康养县城和冷水特色康养小镇”“加快康养‘六养’支撑元素建设,真正把石柱打造成为观养的山水画卷、住养的世外桃源、动养的竞技乐园、文养的心灵驻地、食养的风味长廊、疗养的健康福地”等金点子,为康养石柱建设集聚了智慧和力量。
(二)
石柱县政协围绕全县转型康养这一中心工作,倾力付出,得到了市政协的高度关注和支持。
去年2月,市政协副主席周克勤率市政协区县政协工作联络委走访调研石柱,同年6月,周克勤再次赴石柱,督办《关于在渝东南地区大力发展生态康养产业的建议》重点提案。
“要突出重点,着力‘两康四养’”“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一定要跟上,环境的打造也要尽量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结合委员们的意见建议,提案承办单位表示,市委、市政府已将生态康养产业纳入全市战略布局大力推进,鼓励区域内各区县探索“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路径,大力发展生态康养产业。
今年3月,市政协主席王炯率调研组又一次走进石柱,专题调研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工作。在深入西沱古镇、冷水镇、黄水镇等地后,王炯对石柱自然生态环境、全域旅游发展等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进一步要求石柱积极探索构建共抓共建共管共治的区域联动机制和具有重庆特色的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体系,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围绕“转型康养、绿色崛起”发展主题,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促进自然资本增值,努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三)
康养石柱发展不仅得到了市、县两级政协的助力,更得到了民革中央的极大关心和全力支持。
去年11月初,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齐续春又率领民革中央调研组及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国家有关部委负责人来渝,深入调研了石柱县冷水生态露营基地、莼菜产业、重庆康复医院黄水院区、黄连良繁基地、千野草场等康养产业发展情况。
“石柱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发展康养产业优势明显。”在调研座谈会上,齐续春认真听取石柱康养产业工作情况汇报,不时参与互动交流。“石柱要用好康养资源,推进康养产业项目建设,推动‘农家乐’变‘康养乐’,让更多人呼吸到石柱的新鲜空气,品尝到石柱的康养美食,积极探索康养产业发展新模式。”他殷切期望。同时指出,要切实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用十九大精神指导康养产业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要创新思路,转变观念,以产业思想谋划康养产业发展,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机遇,重点打造一批各具特色、产城融合、富有活力的康养特色小镇。
“石柱县正通过大力发展‘康养+’产业,积极开发康养美食,全面推广康养运动,深度挖掘康养文化,大力发展疗养产业,强力打造旅游产品,全力抓好康养小镇规划建设等实际行动回馈着各级统战政协的关心与支持。”石柱县委书记蹇泽西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