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8年09月0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专题
版面翻页
专题
04

绘就“三生三宜”城市新图景

——南岸区绿色发展之路纪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视察时提出,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使重庆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到南岸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时,点赞“南岸起风景”,要求把南岸建设成为“三生三宜”品质城市。

“三生”指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三宜”指宜居、宜业、宜游环境。“三生三宜”品质城市,概括起来就是望山、理水、留空、融合、宜人:“望山”是城市风貌与各类山体相得益彰;“理水”是理清水系、涵养水源、亲近水体;“留空”是留出城市公共开敞空间;“融合”是推动“产、城、景”相互交融;“宜人”是让城市更加亲切宜人。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南岸正砥砺前行。

陈军 摄

站在渝中半岛,眺望长江之南,滔滔长江波飞浪卷绕区而过,巍巍南山郁郁葱葱绿意盎然,蓝天白云明镜般亮丽,南滨路绚丽宛如“金腰带”。这就是山水南岸、绿色南岸。

今年上半年,南岸区接待游客2737.42万人,同比增长6.75%;实现旅游收入80.02亿元,同比增长30.7%。该区户籍人口为71.3万人,接待游客量是该区户籍人口38倍以上,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1223元。

游客数量、旅游收入的大幅度增长,折射“宜游”正当时;旅游业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抓手,是多效益集聚的综合性产业,该区旅游业“爆发式”增长,彰显该区绿色发展新常态。

“山城花冠”添颜值

“春风伴我上南山,南山花儿朵朵鲜。山茶刚刚露笑脸,海棠樱花又争艳。白兰吐芬芳,兰花香满园。要问什么最耀眼?遍地盛开红杜鹃。”这首由著名诗人梁上泉作词、著名音乐家施光南作曲的歌曲《山城的花冠》,就是南山美称“山城花冠”的由来。

守住“绿色家底”,保护“山城花冠”。去年9月,南岸区委、区政府正式出台《南山生态带保护性利用实施意见》,提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整合生态、人文、养生等要素,完善立体交通、停车系统、森林步道,打造美丽乡村,保护传统村落,发展特色民宿,培育休闲旅游、健康养生、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把南山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城市中央生态公园。届时,南山“绿、乐、美、韵”皆备,凸显“产在城中、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楼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城市生态格局,市民既能尽享清新自然、又可乐享品质生活,在南山游憩中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

该区采纳市政协委员莫裕全“在南山试行‘山长制’的建议”,建立了区、镇(街)、村(社区)、村民小组四级山长体系,形成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全民共管的山林资源管护长效机制。目前,从区政府到村民小组的四级“山长”共有95名,分别写在40块“山长”公示牌上,牌上山体名称、直接管理单位、责任面积、职责、“山长”电话一应俱全。南山还率先在全市建立了15座护山亭,增加一线防火能力。

南山登山步道目前已有19条,总长度约60公里。今年4月中旬,南山慈母山步道、庆乡亭步道、指月峰步道建设启动。为达到“一步一景”效果,在建步道同时还将对步道沿线的绿化景观进行提档升级,修建小品雕塑、景观亭,增添座椅、公厕、体能测试区域、生态停车场等内容,方便市民休闲健身旅游。

实施林相改造工程。重点引进、培植更具美感的观赏性树种和防护树种,提升整个森林系统的层次感、欣赏性、安全度,构筑生态、景观、经济功能俱佳的城市生态画屏。

启动“百日整治大执法”。去年底,在包括南山街道、峡口镇、涂山镇等在内的大南山区域,对涉及交通违法、市容市貌、违法建房等问题进行了坚决整治,拆除蓝屋顶、破瓦房等违法建筑,腾挪出来的空间用来建生态停车场、绿化小游园、火锅博物馆等,修复南山地区生态,让南山气质更佳、颜值更高。

南山最美公路 梅垠 摄

“河长制”下清波荡

今年5月初,南岸区河流治理再出重拳:投资25亿元整治长生河及其支流,整治流域面积约331公顷,建设周期为3年。长生河原名苦溪河,是长江南岸一级支流,全程约29公里,是江南新城的重要生态资源。

南岸区拥有重庆主城长江以南60%的水岸线,总长度约53公里,拥有23条河流体系、18座水库。绿色发展的“重头戏”就是要做好“水文章”。如何“破题”?该区的妙招是实行“河长制”。

118块“河长公示牌”上,有该区区委书记、区长,镇党委书记、镇长、街道办党工委书记、主任和村党支书、村主任的姓名。“1+15”个工作方案(“1”即《南岸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总方案1个,“15”即各镇街制定相应的河长制工作方案共15个),将各级河长肩负的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的六大任务压紧压实,实现“河水流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人对其负责”。

治江,剑指长江消落带。投入近20亿元,推进广阳岛防洪护岸综合整治二期工程建设,环广阳岛一周护岸11.3公里;新建蚧蚂石——南滨西路箱式防洪墙1.129公里,关停非法码头8个。

治河,消除黑臭水体。成立区黑臭水体治理专项工作组,由河长组织开展常态化巡河,并落实每月河长“固定活动日”活动;成立4支街镇(社区)黑臭水体巡逻队,对4条黑臭水体进行不定期巡逻;增设4名河道保洁员,加强河道日常管护;布置18个水质监测点,加强黑臭指标不间断监测。

治塘,保障生产用水。“地里用水方便,再也不怕夏天干旱了。”家住长生桥镇凉风村瓦房子组的村民老刘,感叹离家不远的山坪塘“重现生机”。整治山坪塘也被纳入河长制工作范围,全区180口病险山坪塘提前销号,保障生产用水“最后一公里”。

通过建设“最好水厂”等创新举措,实现了该区农村居民“有水喝”“喝好水”的目标,城乡供水一体化率达到100%,9万多名农村居民喝上与城市居民“同源、同网、同质”的放心水。

眼下的长生河,通过河面清漂,截污干管、破损管网修复,场地清理、垃圾转运、生态清淤等举措,河流黑臭情况基本得以消除。沿河岸边成为当地居民锻炼、观景、休闲的“打卡”之地。

碧水蓝天 王雄 摄

“南岸蓝”入画来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这优美的歌词,正是南岸蓝的真实体现。

截至今年6月30日,该区空气质量(AQI)优良天数为153天,比去年同期增加8天。其中,PM2.5年均浓度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7%。

日前,一家大型企业接到由该区环保局发放的《控制臭氧打赢蓝天保卫战告知书》,涉及臭氧前体污染物排放的南岸300余家各类企业都收到这样的文书。该区的“蓝天行动”可谓时时处处。

大气污染防治以扬尘控制为重点,调集各部门、镇街力量开展全方位巡查、整治,督促相关部门严格落实控尘措施,重污染天气情况下严格禁止土石方工地施工和外运,加大道路冲洗洒水频次,全面劝退、制止各类烟熏焚烧行为。深度开展重点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单位食堂、社会餐饮企业油烟治理,全面巩固辖区内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粉扬尘整治成效,加强施工、拆迁、道路、运输扬尘等防控。

严控生活大气污染,在严查露天焚烧秸秆的同时,推广秸秆炭化还田改土,有效遏制秸秆露天焚烧问题。对巡查发现的露天焚烧、露天烧烤等情况立即督促整改,认真受理群众监督举报,及时进行处理。

严控交通污染,加强与交巡警部门的联合行动,强化黄标车和货运车闯禁、闯限执法工作,开展限行常态执法,及时处罚违章车辆,着力加强内环快速路禁止重型货运车通行的执法管控工作,引导重型货运车改走绕城高速,积极开展黄标车及老旧车辆淘汰工作。通过各项措施,南岸强力保障了蓝天品质。

“大城五管”添风采

“尘埃漫天的建筑工地披上了绿装,夜间轰鸣的施工场地熄灭了灯箱”。南岸区城乡建委加大文明建筑工地推行力度,敦促更换绿色仿真草皮围挡1.9万米,夜间施工噪声投诉由平均每天17起减少为4起,效果显见。

今年以来,该区实施“大城智管、大城细管、大城众管、大城实管、大城严管”城市“五管”,以推进城市净化、城市美化、城市服务优化、城市绿化、城市文化、城市智能化。每一“管”都是“干货”。如大城细管,该区执行了“以克论净”的标准:每平方米主干道的灰尘不超过3克;每平方米次干道的灰尘不能超过5克。又如大城严管,该区严格奖惩:今年安排2200万元用于考核工作经费补助,考评连续两个月排在末尾的责任单位,将受到限期整改、黄牌警告、诫勉谈话等惩戒。

人民城市人民管。为使“大城五管”落到实处,该区创新推行城市综合管理服务“五长制”。“五长”指的是街长、路长、院长、楼长、小区长,其人员主要为群众代表、骨干志愿者代表、党员志愿者代表、社区工作人员、街镇工作人员等。全区共有“五长”1729个,一个“长”一个责任小组,每个小组至少5人,全区划分为2121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都有相应的“长”负责。责任区的城管、环卫、文明劝导、调解工作,均落实人头,使城市综合管理服务板上钉钉、无盲区。

天文大道、通江大道、梨花大道、玉马公园、玉马路、广福路等重点干线和区域的城市景观通过升级改造,原有植物梳理修剪,补种九重葛、红枫等树木,面貌大为改观。行政中心B区前面已征未建约6万平方米空地,种上格桑花、百日草、马鞭草、狗牙根、天鹅绒、细叶结缕草等花草,空地变身“花海”,姹紫嫣红,市民纷纷前往观赏拍照。江南新城平添风采。

今年5月3日,“大城众管共同家园”全民动手日活动在该区启动,全民动手日定在每周四。几个月来,该区的1万多名在职党员干部和17万名志愿者一起,开展文明劝导、捡拾垃圾、清扫保洁等志愿服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建设“三生三宜”品质城市添光添彩。(邓 艺)

“鸟”瞰江南新城 王雄 摄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