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点子”联通脱贫路
—— 黔江区政协助力脱贫攻坚记略
通讯员 郑友向
2015年7月,黔江区吹响扶贫攻坚的号角。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该区政协先后走进水市乡关里村及五里乡河南村、胡家坝村,全力投入到帮扶工作中。紧扣“户脱贫、村销号、区摘帽”三大目标,委员们用心用情帮扶,实实在在发力,将履职的足迹深深地印在了扶贫攻坚路上。
2017年11月,市政府印发《关于万州区等5个区县(自治县)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通知》,黔江区赫然在列!这份只有200多字的文件,在黔江区政协主席夏于峰看来却是重愈千钧:“多年的持续助推,终于让黔江区摘掉了‘国家贫困重点区县’帽子!”
政协人走进小山村
群山环绕、满眼翠绿、空气清新的胡家坝村,是黔江区政协机关的脱贫攻坚联系村。“助力扶贫攻坚,政协责无旁贷!”随着黔江区全面扶贫攻坚总号角的吹响,黔江政协人积极行动起来,源源不断地注入精准之力。
多年来,胡家坝村自然环境条件恶劣、产业基础薄弱、交通设施落后。摆脱贫穷,成为胡家坝村民最大的梦想。而这个梦想,随着政协人的到来,正逐渐变成现实。
“我们整合可利用资源,通过开展种养技术指导、帮助谋划产业发展来实现脱贫。”黔江区政协秘书长邱平说,区政协帮扶工作队到胡家坝村后,按照“措施到户精准、因户制宜、因人施策”的思路,坚持以“产业扶贫、搬迁扶贫、就业扶贫、救助扶贫、社会扶贫”为导向,以解决“八难”、实现“八有”为扶贫工作的基本目标,采取“对症下药”的“精准模式”,努力帮助全村117户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邬光文是夏于峰帮扶的贫困户,在区政协和当地政府的共同帮助下,2017年通过规模种养白术、生猪,年收益近10万元,产业帮助邬光文一家越过了贫困线,过上了美好生活。
“胡家坝村的扶贫工作不是大水漫灌,而是找准‘穷根’,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让他们走出贫困。”夏于峰说,邬光文一家的脱贫“身影”,仅仅是胡家坝村104户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
精准扶贫,不仅一户都不能少,还要注重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群众的脱贫基础,切实增强群众自身“造血”功能;加大医疗帮扶力度,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发生……政协机关帮扶干部进村入户,与干部群众促膝交谈,分析研究致贫原因,提出帮扶具体措施和对策,谋划脱贫新思路,力争从源头上解决贫困问题。
不仅如此,该区政协还把常委会专题视察、提案督办、反映社情民意信息与扶贫攻坚有机结合,多渠道、多形式助推扶贫攻坚工作。四届黔江区政协以来,委员们围绕扶贫攻坚共提交提案20余件、社情民意信息50余条,其中20余条得到区委、区政府领导批示和相关部门落实。在2018年1月召开的该区政协四届二次会议上,委员们围绕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交大会发言8篇,一条条带着委员智慧的建议,成为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的有益参考。
深度扶贫力度不减
如何真正做到精准扶贫?黔江区政协派驻胡家坝村第一书记龚明钢和驻村工作队员们经过认真商议,决定把走访群众、了解村情、分析群众致贫原因作为基础性工作抓好抓实。驻村第一个月,工作队走访了在家贫困户100户403人,电话联系了全家外出的贫困户17户54人。
为了让村民越过脱贫线,区政协的帮扶干部们纷纷走进农家,给贫困村民“出力出智”。
“下一步,我们将采取输血式扶贫,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龚明钢说,区政协正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努力帮助胡家坝村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切实改变胡家坝村的贫困落后面貌。
争取立项改建村级道路5条,实现全村100%以上的村民小组通泥结石路,有效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争取立项新建蓄水池36口共2000立方米,铺设饮水管道50000米,基本解决全村人畜安全饮水问题;积极动员有条件、有意愿搬迁的深度贫困户实现应搬尽搬……以贫困户为靶向的深入走访,让驻村扶贫工作队厘清了驻村帮扶工作思路,明晰了精准扶贫措施。
一个个项目,成为激活胡家坝村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该村大力栽桑养蚕,发展中药材种植、水产养殖、生态旅游等支柱产业,实现特色主导产业覆盖70%的农户,其中建卡贫困户不低于40%;种养业规模种养户占总户数的40%以上;努力打造休闲、观光、体验、住宿、采摘、垂钓等多元素有效融合、并驾齐驱的发展模式。
“退出‘国家贫困重点区县’,是黔江区在脱贫攻坚征程上取得的一个历史性阶段性重大成果。但我们同时清醒认识到,全区深化脱贫攻坚工作进入了‘深水区’。”夏于峰表示,黔江区政协将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做好深化脱贫攻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进一步强化政治责任担当,全力投入到深化脱贫攻坚这场新的决战中去。
“要用‘金点子’摘掉‘贫困帽’。”夏于峰表示,“武陵山片区政协主席联席会第三次会议即将在黔江区召开,会议主题就是脱贫攻坚,黔江区将围绕整个武陵山片区扶贫工作形势,研究讨论有关政策措施,为下一步脱贫攻坚工作的纵深推进,毫无保留地介绍黔江经验,助力武陵山片区整体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