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挑刺” 细补“短板”
南岸区政协专题协商法治政府建设
本报讯 参谋助手作用发挥不充分,服务决策的质量和效率有待提高,解决基层具体困难和问题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该如何解决?9月6日,在南岸区政协召开的法治政府建设专题协商会上,区政府办(法制办)相关负责人诚恳地向委员们问招。
“‘出庭率’是衡量领导干部法治素养的一个重要指标。全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只有39%,应有所提高。”区政协社法委主任胡雁冰的发言,“辣味”十足。
来自区人力社保局法规科的张渝丽委员直言,在“放管服”改革中,“多头受理”与“体外循环”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甚至个别部门只派人在行政服务中心站位守摊,提供简单的咨询服务,不仅浪费人力资源,还严重影响审批效率。
“区政府办(法制办)工作人员仅3名,却承担了大量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工作,人员配备明显不足,如何能有效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从事律师工作的吴启均委员的发问,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深深思考。
“要将‘出庭率’纳入考核范围,不断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各部门负责审批的科室应入驻区行政审批中心,将入驻情况与部门年度考核挂钩,同时积极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构建网上政务大厅。”
“整合政法工作力量、群众工作力量、组织工作力量,把所有基层服务人员都纳入群工队伍,分层进行培训。”
……
针对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委员们提出了一条条有针对性的建议意见。
与会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黄红当场要求,区政府办(法制办)要认真梳理各位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抓好落实,并及时向委员反馈办理情况。
“要深刻认识法治政府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创新性。”南岸区政协主席甘联君表示,区政协将继续围绕法治政府建设扎实开展协商议政和民主监督,竭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助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方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