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交通跑出“加速度”
常委视察意见交换会侧记
本报记者 凌 云
“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刚刚过去一年,目前实施情况如何?未来怎样落实更好?经过9月份的一番集中视察走访,市政协常委们积累了许多观感和思考,在27日的意见交换会上,他们毫无保留地把视察团的集体智慧和个人分析研究和盘托出,只为助力重庆交通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干出“好成绩”。
“我先从最近‘轨道城市公众号’发布的一组数据谈起……”陈义华常委和大家分享了他收集的轨道交通营运里程、客流排名、日均负荷等方面的数据,以此说明我市轨道交通设施供应与客流需求不匹配等突出问题。在随第一分团考察了全市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营运情况后,他和委员们一致认为,应构建引领城市格局融合发展的轨道交通体系,科学决策线路建设时序,增加中心区及主要交通枢纽可达性。“要加快推进‘三铁’融合发展!”陈义华还强调特别要发挥好市域快轨在“三铁”融合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对于第二分团的委员们来说,当日那整整一天从高速公路到“四好”农村路、普通干线公路身体力行的实地察看,感受颇深。“对外大通道还不足,对内畅通水平还不高,交通方式衔接还不畅……”王济光常委代表委员们发言,直陈公路建设的瓶颈和短板,并呼吁进一步加强分类推进和提档升级,对高速公路建设突出“加密度”,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对“四好”农村路建设突出“加硬”,硬化农村道路;对普通干线公路建设突出“加等级”,加大改造升级力度。同时,他还建议在建设过程中正确处理好重点交通项目与自然保护区的辩证关系。
“应切实提高多式联运综合效率!”夏恩鹏常委长期以来在铁路系统工作,在随第三分团调研时看到目前我市水铁联运还存在一些不足,他感触良多,希望政府统筹思考,超前谋划,从确保基础设施能力充足、提高运输效率等方面着力。除了建言水运规划建设营运管理,第三分团委员们还针对城市道路规划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建议应合理规划城市资源,优化和完善公交、轨道站点布局,并加快推进交通建设的大数据智能化发展,将科技手段用于交通规划、指挥、公交调度等方面。
如何提升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也是第四分团的关注点之一。“大力推进以‘城市大脑’为主导的智能交通建设。”蒋又一常委发出委员们的共同呼声,建议探索符合山地城市特点的新型交通组织技术。而之前对重庆四个机场的视察,也激发着委员们对推进民用航空发展的建言热情:“尽快启动江北机场T3B航站楼和第四跑道建设”“加快组建做大我市航空主基地公司”“争取国家层面对我市在国际航线航权分配、时刻资源、空域容量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
从铁路到公路,从水运到航空,聚焦提速交通建设,补齐交通短板,委员们智慧的火花就这样在“三年行动计划”之路上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