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8年10月09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专题
版面翻页
专题
04

“渝金香”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 重庆烟叶产业展助力乡村振兴

专业化服务助推烟叶质量提升、帮助烟农减工降本

王永平调研烟农烟叶生产、脱贫增收情况

在巴山渝水间,每到烤烟成熟季,绿色烟叶与山林浑然一体,仿佛大自然的绿色披肩。清风一拂,激起千层碧浪,给人“一片森林一片烟”的无限遐想。宛若“雅淡轻盈如语,碧玉枝头娇处”的悠扬意境,其质低调、珍贵,是重庆烟叶醇香柔顺、馥郁舒适的最美诠释,同时也是重庆烟叶生态品质、不懈追求的最好映射。

“渝金香”烟叶之魅,就这样呈现在面前。

烟叶稳,则行业稳。近年来,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努力克服计划调减等不利因素影响,大力推进烟叶产业发展、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倾力打造“渝金香”烟叶品牌,努力促进烟农增收、推动烟叶产业扶贫,着力服务乡村振兴,“烟叶强、烟区美、烟农富”的美好愿景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优化布局 培育乡村优质特色产业

距离重庆主城区200余公里的彭水县,境内山峦叠嶂、地力丰饶、森林密布,宜烟面积32万亩,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便开始种烟。当地独特的生态优势、多样的山区气候为烟叶种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渝金香”烟叶“醇甜香”的质量特色奠定了天时、地利的生态基础。

彭水全县产烟乡镇的财政税收绝大部分来自烟叶税,烟叶产量在1万担以上的乡镇烟叶税占到其财政税收总额度的90%左右。烤烟产业成为该县农业产业名副其实的“龙头”,是发展最为成功的农业产业之一,也是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骨干产业,该县更是成为我市最大的产烟区。

同样,在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的万州区,因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生态良好,有着种植烟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即开始种植烟叶,曾经是全国优质白肋烟生产基地,具有悠久的种烟历史。近年来,万州烟草立足优越的地理条件及完善的基础设施,以科技创新、专业化服务、信息化建设等为抓手,着力打造具有万州特色的“小而精”高山生态绿色烟叶,丰富“渝金香”烟叶品牌内涵,带动烟区经济发展。

如今,以烟叶种植作为代表,我市探索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资料显示,我市烟叶种植区域涵盖12个区县、168个乡镇、778个村社、2万余户烟农。种烟区县中,国家级贫困县10个,占全市国家级贫困县总数的71.4%。全市常年烟叶收购金额14亿-18亿元,单个乡镇常年烟叶收购金额860万-1080万元。

尤其是2014年以来,全市大力开展烟叶种植布局优化,集中打造55个万担乡、500个千担村、5000个百担户“百千万”工程,万担乡产值1300万元以上。我市种烟乡镇经济产值、财政收入、农民收入均远高于当地其他农业类乡镇,烟农对我市烟叶产业整体满意度97%。

今年以来,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的部署,把烟叶生产工作作为推进产业兴村强县的重要手段,结合重庆“渝金香”特色烟叶品牌打造,在全国普减生产计划、严格按订单组织生产的大背景下,积极衔接卷烟工业企业,拓展烟叶销售渠道,稳固乡村优质特色产业资源。今年向国家局争取烟叶生产计划98.3万担,上半年分解落实到全市12个区县、196个乡镇、817个村社、15305户烟农,共种植烤烟40.57万亩,约定收购量达到计划的100%;恢复性种植晾晒烟1.33万亩,约定收购量4.3万担;生产投入总额预算1.8135亿元,其中9000余万元用于对烟农优化结构进行补贴。

多头发力 做实特色优质烟叶品牌

近年来,随着社会消费转型,全国烟叶种植计划逐年调减,产区间竞争加剧。2016年初,为进一步彰显重庆烟叶品质特色,持续提升重庆烟叶核心竞争力,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作出了打造重庆特色烟叶品牌的重要决策部署,2017年8月正式发布“渝金香”烟叶品牌,开启了重庆烟叶品牌化道路。

市政协常委、市政协农业委员会副主任、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党组书记、局长、总经理王永平极为重视“渝金香”烟叶品牌的打造,他表示,“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发展理念,打造‘渝金香’特色优质烟叶品牌,是实现重庆烟农持续增收的有力支撑。”

据了解,围绕“渝金香”品牌建设,市烟草专卖局(公司)通过强化质量导向,集成推广K326特色品种、优质农家肥施用、不适用烟叶处理、采烤分收一体化等关键技术,着力攻克等级结构低、亩均单产低、过程损失大的难题,以质量提升弥补计划调减带来的烟农损失。经测算,2018年烟农售烟收入可达12.13亿元,相比2017年可高出近7000万元。

为深入打造“渝金香”特色烟叶品牌,促进“渝金香”品牌在烟叶生产、多元产业、工业品牌上共通共享,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与蒙昆公司、重庆中烟、四川中烟合作开发以“渝金香”烟叶为主配方的系列卷烟新品,不断提升烟叶内在品质和文化价值,以品牌打造争取新增计划资源、提高烟农经济效益、服务乡村振兴实施。

品牌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将从多方面下功夫,持续提高“渝金香”烟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质量提升上下功夫。质量是品牌的生命,全市烟草系统将坚决防止品牌建设和质量管理“两张皮”,深入推进烟叶生产经营管理体系改革为抓手,重点抓好关键环节先进适用技术落实,不断提升烟叶内在品质,争创烟叶提质增效有新作为,努力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实现依靠质量赢得市场。

在服务提升上下功夫。服务是品牌的灵魂,全市烟草系统将持续秉承“诚心、诚信、诚行”的“三诚”服务理念服务好工业客户,切实做到:内诚于心,准确把握工业企业真实需求,严格执行烟叶生产技术方案;塑诚于信,不断提高烟叶等级合格率,实行基地单元烟叶原收原调;外诚于行,稳步提升产品主要附加值,扎实做好复烤均质化加工。

在加强烟叶销售上下功夫。全市烟草系统将切实加大与工业企业原料部门、研发部门的协调配合,强化质量跟踪服务,让工业企业愿意用、喜欢用、期望用重庆烟叶。

优化基础 绿色发展助推美丽乡村

烟叶基础设施建设,事关乡村生产生活与公共服务,事关美丽乡村建设。

建好、用好基础设施资源,实现基础设施配套,是改善烟区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和保障,也是“渝金香”品牌打造、烟叶生产减工降本的有力支撑。为此,全市烟草系切实通过优化创新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助力乡村振兴。

自开展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以来,全市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2.9亿元,烟区基础设施有效覆盖率100%。今年,按照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计划中关于加强农村水利建设的部署,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在巫溪等9个区县的产烟乡镇规划水源工程援建项目12项,建设规模为31.94万立方至1110万立方,共获国家局批复援建资金8.324亿元,目前所有项目均已开工建设。上半年建成卧式密集烤房80座,炉体更换1249座,改造烟夹设备863座,土建613座,为贫困地区烟农发展生产提供良好条件。

只有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农村才能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烟叶生产服务乡村振兴,同样要走生态发展、绿色兴农的道路。

近年来,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大在土壤保育、酸化土壤改良、根茎病防控、农家肥生产、新能源烘烤等生态、环保领域的研究,围绕烟叶生产探索发展“循环经济”,减少浪费与污染,逐步实现质量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提升”。

今年以来,市烟草专卖局(公司)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的号召,在烟叶生产中大力推行绿色防控,全力保障烟叶质量和烟区生态环境安全。上半年,全市烟草系统共投入绿色防控专项资金1300余万元,建设靶标研究、集成示范、辐射推广区10.8万亩。同时,针对重庆地区病虫害发生实际,推广烟蚜茧蜂40.58万亩,实现烟田蚜虫绿色生态防控100%覆盖,基本实现防治蚜虫农药零使用。

当前,我市广大烟区“田成方、路成网、沟相通、渠相连”的生产格局基本形成,“绿色生态、清洁生产、循环利用、节能减排”的生产理念深入人心,种烟村社真正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改革创新 激发乡村多元增收动能

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为推动烟农尽早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烟草行业必须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积极转变烟叶生产方式,充分利用烟草体制优势、技术优势、设施优势、科技优势,走多元经营、产业融合的道路。

近年来,全市坚持以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为统领,大力推进生产方式创新,基本形成“种植在户、服务在社”现代烟叶生产经营模式,初步建立起以烟为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守诚信的新型职业烟农队伍,初步形成烟叶主业与多元经营的二元增收新格局。

在稳定主业收入的同时,积极推进烟农合作社公司制改革,充分利用基本烟田和行业补贴资产,在非烟季节大力发展多元辅助产业。以2017年为例,全市共有4.83万亩烟田轮作种植非烟作物,3.63万亩烟田开展“烟—菜”“烟—蒜”前后茬种植,119个烤烟育苗大棚在非烟季节种植花卉、水果、蔬菜等高附加值作物,既美了村庄,又富了村民。

推进农村“三变”改革,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坚持以打造“股份烟农”为核心,以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为支撑,以合作社公司制改革为抓手,努力实现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生态增值,在烟草产业扶贫中培育新增长点。

今年以来,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的决策部署,以烟农合作社为主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公司制改革,实现合作社的企业化运作,培育新型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目前,全市30个合作社烟农入社率达到95%以上。

上半年,以合作社为平台,启动农家肥加工、烟菜套作、肉牛养殖、林下经济等4个大类12个项目,受益农户3204户,户均增收超过5000元。彭水、奉节、巫溪等区县7个农家肥加工场全部建成投产,生产能力可达5万吨规模。合作社经营收入同比增长28.68%,其中多元化经营收入同比增长145.31%,占比由19%提升到37%。

深化烟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烟叶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突出贯彻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切实增强烟农增收内生动力,着力提高烟农队伍组织程度,持续助力乡村脱贫攻坚进程……眼下,市烟草专卖局(公司)正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不断挖掘现代烟草农业发展潜力,持续打造“渝金香”烟叶品牌,奋力在服务乡村振兴路上作出更大更新的贡献。(刘勇军/文 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供图)

万州区人头寨烟叶产业发展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