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靓金色“客厅”
南川区南城街道推动景城乡一体化发展
景城相依、互为一体,似乎是大势所趋。紧靠国家重点风景名胜的原湖南大庸市、安徽徽州市调整更名为张家界市、黄山市,这就是无限风光的旅游经济推进城市发展的效应。依傍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5A级景区两大头衔的金佛山,地处南川城核心板块的南城街道已开始崭露头角,向世人呈现“景区有城、城区有景”的颜值和风貌。
南川城区门户——南城街道
古韵廊桥度假村
天星小镇
母亲河碧水映新绿
南城阡陌大地
擦亮“金”字招牌
始建于2001年的南城街道,位于南川区西南部,距重庆主城仅60余公里,幅员达208平方公里。这里不仅包括人口逾10万、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的城市建成区,还坐拥南川景色窗口和形象地标的金佛山西坡景区,地形南高北低,呈梯状布局,境内海拔从510米至2050米,高差超过1500米。发源于此的南川“母亲河”——凤嘴江和半溪河蜿蜒而过,在城区碧波汇流,可谓山清水秀,得天独厚。
依偎金佛山,塑造新南川。今年5月,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调研南川时指出:“要研究金佛山的含金量”“城区与景区要一体化规划,推动城区与景区互动、景区与农民得益”“让旅游成为开放的重要领域”。 作为高跨度对接山上与山下,景区与城区互联互通的“桥头堡”,南城街道已全面提升站位,谋定景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坐标。北有峨眉,南有金佛。占据南川大地“半壁江山”的金佛大山,虽然头顶9项国字号桂冠,但“金”字招牌的含金量却不尽如人意。随着早前“卖山水卖风景”的“门票经济”渐行渐远,让来去匆匆的观光客成为留宿消费的过夜客,进得来、留得住、玩得好,这才是从单一粗放型观光模式走向复合型“旅游+”模式的转折。
“山上观光游览,山下度假休闲。”对此,“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南城街道已开启金佛山品牌旅游升级版,为全面配套“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升值服务提供完善设施和充分条件,彻底改变“只逛景区不进城”的尴尬局面。南城街道不仅是南川城进出往来的交通枢纽,更是金佛山西坡景区的门户和窗口。渝湘高速路、渝道公路、万南铁路穿境而过,新建中心客运站、火车站为景区出行服务带来极大方便。作为南川区政府命名的“旅游名街”,南城街道纵横相交的迎宾大街——南园路和金山大道跻身重庆十大最美街道;沿城中心半溪河滨江带打造的盛丰源步行街区上榜“全市十大最美小区”。从观光到体验,从游览到度假,以金佛山为标杆的南川旅游经历着转型升级的深刻变化。提高含金量,重塑新形象,擦亮“金”字招牌,升级旅游业态,堪当景区客厅和全方位保障服务基地的南城街道责无旁贷。
景是一座城,城是一片景。作为景区山水的自然延伸,城市建设也要保持山清水秀的生态风情,这就是南城街道构建景城一体的范本。这里有入列“重庆十大城市森林公园”,总投资2.5亿元的九鼎山城市公园,由九座山头连片组建,形成别开生面的“九大园”,绿地率79.5%,被称为南川城的“都市后花园”。
“一衣带水系南城,十里长堤绕河滨。”风景这边独好的半溪河上将架起19座别具一格的仿古石拱桥,彰显“小桥·流水·人家”的精巧,感受现代版“清明上河图”的奇妙……从文化之城到娱乐之城,从购物之城到美食之城,这里就是金佛山景区的“大客厅”。
搭建优势平台
作为南川区镇街旅游发展的“排头兵”,南城街道扛起了旅游开发项目“百日攻坚”大会战的重任,已开始实施三项市级重点旅游工程和五项区级重点旅游工程。
身为中国第五大佛教名山,金佛山既是生态之山,也是文化之山。所谓“金佛山奇观”不单是耐看的视觉“盛宴”,还在于对精深佛教文化的感知和体验。为了“精读一座山”,南川联手新加坡华岸春天集团,总投资60亿元,在风光旖旎的西坡景区打造占地6.5平方公里的中新·金佛山旅游文化产业园,这是该区首个中新(重庆)战略合作项目,包括燃灯文化园、金宝陵谷等四大核心景区以及金鳟小镇等四大风情小镇,成为涵盖观光度假、休闲体验、佛教文化、健康养生等全方位的大型多功能旅游综合体,造就金佛山新型主题旅游目的地。
为全面提档升级金佛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接待服务设施和功能,已在西坡景区高标准建设金佛山游客集散中心,并按照“1+4”规划格局,分别设立东南西北四处游客接待分中心,全面完善覆盖大金佛山景区的综合服务接待体系。为确保大开山门,总投资4.38亿元的天马旅游公路(天星小镇至马鞍山)改扩建工程已全面推进,作为连接金佛山核心景区的旅游主通道,该路全长6.5公里,起于南万高速路金佛山西下匝道,贯通三汇村和石林、文华两个社区,是实现景区交通搭接高速公路网的快捷工程。在此基础上,一条以路为脉的旅游通道经济带将应运而生。
与此同时,新建城区隆化大道至景区游客集散中心的景城大道,加快南万高速路金佛山西互通立交桥改造,构筑金佛山西坡连通北坡的旅游环线公路,打造确保畅行无阻的三环路跨街人行天桥,并推进延伸金佛山西坡客运索道,全面实现“城景通”“景景通”的既定目标。
从“精读一座山”到“深耕一座城”,景旅、城旅、文旅可谓如影随形。徜徉在南城街道的“南滨路”,这个3A级的半溪河滨水景观步行街处处展现风姿绰约的文化元素和造型艺术。一座长达108米、由158块花岗岩组成的巨型浮雕,形象再现“巴人拓荒”“尹子讲学”“贞观置县”“和平解放”“三线建设”“撤市设区”“高速腾飞”等重要历史时段,涵盖南川自古以来的划时代变迁,如同一幅浓墨重彩、栩栩如生的历史文化长卷,南川旅游源远流长的文脉底蕴让人刮目相看。
托起山水情怀
南城街道下辖4个城市社区,以及5个行政村、9个农村社区的广阔天地。伴随城镇化进程,以加快实施乡村振兴为引领,全面推进景城乡一体规划、一体开发、一体建设、一体服务、一体管理,从而打造跨越繁华市街和阡陌大地的田园新城。
南城街道通过充分发掘乡村山山水水的生态价值、旅游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大力推动农旅融合,悉心编制街道统筹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并成立街道农家乐发展领导小组,加快建设充满田园风情、乡愁记忆的乡村旅游目的地。石林社区位于南川城前往金佛山的天马路旁,依托西坡景区开发乡村旅游。如今,这里已投资上亿元建成占地超百亩的金佛山画家村,展示“名人名画打造名山名水”的独特风情,并配套设置美术馆、酒店和特色餐饮,成为星级农家乐的画景和范本。通过大力拓展观光体验农业等优势业态,这里将构建古韵廊桥度假村、金佛山特产一条街、三汇农特产品一条街,促进商旅、农旅大发展。
乡村振兴、致富脱贫,离不开产业发展的强大动能。南城街道借助优越地理、自然环境,全方位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将精心营造万亩高山蔬菜基地、万亩优质茶叶基地、万亩中药材基地;建设石林蓝莓园、万隆特色水产园、清泉特色水产园和三汇特色水产园等四大经济产业园,并加快推进天马至官地(仁乐)、黄岩、白露乡村旅游经济带建设发展,为构筑以“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精品民宿+乡土文化”为基础的田园综合体创造条件。
“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位于南城街道南部的半溪河村,曾是地处城郊与山区结合部的市级贫困村。村民通过认真考量和选择,确定了猪腰枣和茶叶为脱贫致富主导产业,并组建成立了康弘枣子种植专业合作社,前往武隆学习栽培新技术,完成大面积种植枣树400亩共4万多株。与此同时,广植茶树数千亩,并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种植、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确保对全村贫困户制定的“三年稳收计划”的稳步落实。
枣、茶大丰收,一举扫除了半溪河村长期贫穷的困苦,过去历尽坎坷的“出行难”,从此一去不复返。该村整合资金936万元,投入建设里程超过30公里的村社公路,已基本实现社社通水泥路,户户通便民路,让广大村民奔向致富路。
三汇村居民欧泉忠曾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煤老板,如今主动关停了煤矿,干起了生态农业。
因看好神龙峡景区价值无限的生态潜力,他毅然投下500多万元,建起了铁皮石斛种植基地。从过去依靠煤海里淘“乌金”,到现在收获珍贵中药材的“药里黄金”,通过“脱胎换骨”的产业升级转型,在“希望的田野上”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山清水秀,美丽南城,一道令人向往的风光盛景。(陈永南 游佐亮/文 南川区南城街道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