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城投集团——
探寻新时代转型发展之路
南川新城一隅
入围重庆十条最美大道之一的“金山大道”
南川城投集团深入旧城改造一线宣讲
南川城投集团走进乡镇街道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南川城市“新客厅”——市民广场
作为城市化进程的“排头兵”,当年由政府出资组建的国有独资平台公司,在如期完成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主渠道的功能使命之后,而今将面临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发展“瓶颈”,南川城投集团就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政府掌控的投资主体,融资载体,到逐步实行集团化、专业化、市场化,纳入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市场经营实体,这是脱胎换骨的彻底转型。
负重前行 举步维艰
新世纪之初,巴渝大地上城市建设方兴未艾,而南川这座渝黔边界上的千年古城却寂寂无闻。南川城市建设严重滞后,为政府招商引资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为了改变这种局面,2003年10月,成立了南川区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川城投集团)。多年来,集团业务领域纵深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实力不断增强,到2018年,通过整合区内其他优势资源,已拥有新城开发公司等11家控股公司和渝富兴南公司等4家参股公司。
南川城投集团成立伊始便肩负着拓宽政府融资渠道、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载体功能、加快城镇化进程、改变南川城市形象的重任。透过企业15年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企业从小做大的量变轨迹和令人刮目相看的发展速度。作为南川区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南川城投集团以抓住国家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契机,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创新融资工具,突出并发挥了投融资和建设主体职能,为完善城市配套、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较好完成了区委、区政府赋予的推动南川城市建设发展的历史使命。
在过去的岁月中,南川城投集团立足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资源优厚这“三优”禀赋,扎实推动该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南川人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着眼布局均衡、功能完善、运行高效,不断提升内畅外联水平、管网通行能力,完善公共服务配套。通过理顺城市路网脉络,畅通城市微循环,提高道路通达性,着力增强城市功能配套。
创业维艰,守成不易。南川城投集团在城市建设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在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建设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绩可圈可点。然而一些现实问题,导致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缺乏自主经营管理权,使企业的活力、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下降。多头管理、监管边界不清、决策流程繁琐、运行效率低下,导致企业在发展决策、投资融资、项目建设、运营管理等事项失去主动,与机遇失之交臂。
在中央“稳增长、防风险、降债务、促转型”的背景下,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多个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针对融资平台公司的限制性文件,剥离了城投公司政府融资职能,集团旧有的职能定位和机制体制已不符合新时期发展环境,前期发展过程中长期累积的资产不实、架构不稳;定位不清、体制不顺;底子薄弱、运营不畅;造血功能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步伐。原有定位已不符合新形势下的要求,长期以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发生根本改变,企业发展已然举步维艰。
转型升级 任重道远
作为城建融资主体,积极助力南川城市发展的同时,南川城投集团自身的债务风险亦在不断累积和放大,企业运营缺乏有效资产支撑——长期以来,以承担政府性融资任务为主,业务开展主要围绕公益性项目的投资开发、管养维护等,为政府规划立项提供服务,真正市场化业务开展较少,缺乏有效的人才交流机制和高效的企业管理运作机制,可持续发展能力亟待提高。谋求转型关乎城投的生存发展,转型之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转型发展路在何方?2018年4月20日,城投集团董事长张琳在转型升级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给出了明确答案:我们将以壮士断腕、刮骨疗伤的决心推进企业转型发展;由过去融资平台公司的定位,以完成政府任务,实现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的业务模式,转向市场化、集团化、专业化公司的定位。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改变过去长期依赖“输血”的局面;高质量的城市开发建设,其实质内核是为市民提供高品质的城市生活,我们要前瞻性谋划布局旅游、休闲、养老等朝阳产业,将南川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生态养生等资源转化为不断满足国内外游客健康、休闲度假所需的产业优势,为南川构建一条高端的休闲、养生、度假产业链,推动全区旅游文化产业向高质量发展。力争在3至5年内完成城投集团上市,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转型发展的现金流问题。诚然,转型发展不是说话那样轻松,恰如孕妇要历经十月怀胎的艰辛,经过产前的阵痛,才会有新生婴儿呱呱坠地的幸福喜悦。
多年来,南川城投集团员工习惯于吃“大锅饭”,按部就班,没有危机意识,长期处在舒适安逸的工作环境中,缺乏拼搏奋进的昂扬斗志……这些国有企业的通病,严重制约了发展步伐,也是转型发展首先要搬掉的“绊脚石”。
从去年开始,南川城投集团为了顺应改革大势,助推企业转型发展,大刀阔斧改革用人机制。今年4月,集团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决心,对时任中层干部全部免职,然后面向全国公开选聘。5月7日,集团对新选聘的21名中层干部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任前公示。通过本次公开选聘,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集团中层干部的学历、年龄结构等得到进一步优化,架构更趋科学合理。这标志着集团改革重点之一,力度空前的人才选聘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果。
冲出藩篱 破茧成蝶
7月11日,南川区三环路人行天桥竣工投用,市民纷纷奔走相告,以各种方式庆贺该区第一座城市人行天桥诞生。这是南川城投集团在转型发展期间承建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该人行天桥结束了南川区无城市人行天桥的历史,同时也丰富了中心城区的现代城市景观和新地标。此外,南大街永辉超市门前的人行天桥也于今年6月动工修建,该项目工期为6个月,届时将为南川城区再增添一道人文景观。
东街片区的改造,是南川城投集团转型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破旧的东街片区不仅有碍观瞻,还严重影响南川城市形象。由于这一片房屋建筑年代久远,基础设施落后,安全隐患突出,居住条件差,居民对该片区进行改造的呼声非常强烈。城投集团积极承担起国有企业的历史使命,在南川区委、区政府统筹部署下,借力国家棚户区改造的政策支持,南川城投集团计划用3至5年的时间,投入资金逾60亿元完成该项目。该项目总改造面积504亩,拟征收房屋约60万平方米,建设总体量超100万平方米。
但凡旧城改造,无一例外都会进入一个“推倒重来”的怪圈,让传统文化元素消失殆尽。东街片区改造为了不落窠臼,立足高品质规划,以“都市新名片、城市会客厅”为定位,以开发和保护并重为原则,围绕“生活、旅游、文化”三大主题,打造“城市底片、记忆乡愁、休闲客厅”城市建设新名片,一幅生动美丽的画卷将在东街片区徐徐展开。
南川城投集团开始转型发展以来,已全面完成新城开发公司、坤唯公司和禹光公司的股权划转工作以及子公司的资产债务清理工作;文化艺术中心精装修等13个民生项目、金川大道(渝南大道至东环路段)等17个基础设施类项目、6个南部片区特色小镇和美丽村庄建设项目全部顺利竣工,并如期交付。集团还主动介入全区重大民生项目和特许经营项目,奋力推进城投集团转型发展这项历史性变革,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未来,南川城投集团将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秉承企业美好愿景,紧紧围绕“用三年时间打造出五百亿资产规模区域性城投集团”的战略目标,奋力书写南川城投转型发展新篇章。(游佐亮/文 南川城投集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