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高大上”为“麻辣烫”
—— 巴南区采纳政协建议推广开展“麻雀艺评”活动
通讯员 朱丽红 张 茜
“本次活动准备充分,大家观看影片后都发表了很有见地的评论,‘外行成了内行’!”近日,在巴南区政协组织开展的“麻雀艺评”活动中,区政协干部职工们对《棒棒快跑》《玩具岛》两部微电影所作的鉴赏评论,得到了应邀参加活动的点评嘉宾,巴南区政协委员、区文联主席戚万凯点赞。
何为“麻雀艺评”?开展“麻雀艺评”有什么意义?答案,就在巴南区政协文联界别的一篇大会发言里。
“文艺评论被视为高雅的阳春白雪,理论高深且生冷枯燥,似乎与基层无缘。结合本区实际,建议开展‘麻雀艺评’工作。麻雀是南方常见的一种雀鸟,小巧灵活,轻盈活跃,爱说爱议。艺评,就是文艺评论。”2017年1月,在该区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大会发言会上,区政协文联界别以《开展“麻雀艺评”工作推动巴南文化建设》为题进行的大会发言,受到区委领导好评,要求进行成果转化。
随后,该发言被刊载到《巴南日报》上,“麻雀艺评”正式进入大众视野。当年,巴南区计划用2至3年时间,在全区推广“麻雀艺评”活动。今年,“麻雀艺评”正式列入巴南文艺重点工作,并纳入该区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此外,该区还成立了“麻雀艺评”专家指导组,引导大众鉴评,并通过示范活动、评选优秀系列、建立示范基地等方式,推动“麻雀艺评”根植基层。
6月14日,一品地区小组的圣灯山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热闹非凡,一首欢快的《麻雀闹春》开启了圣灯山首场“麻雀艺评”文艺评论活动。
活动中,首先是“经典重温”环节,主持人以边播放边鉴评的方式,对经典短片视频故事——《天堂的忏悔》的主题思想、故事情节、演讲技巧等进行了品味赏评。在“引你入门”环节,区戏剧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胡必凡结合自己创作经历,从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游戏快乐、养成仔细倾听习惯、用语言清楚连贯表达等方面向观众介绍了故事讲述基本常识。
活动进入“麻雀闹春”环节,现场观众从“看热闹”慢慢步入“看门道”,对参加活动群众分别讲述了《圣灯山的传说》《跳石场的来历》等故事并展开积极讨论。
“活动解读了故事创作的艺术技巧,让观众感受到了故事的魅力,让文艺评论这一高雅艺术更接地气,让我们有一种想上台讲故事的冲动。”圣灯山镇宣传统战委员熊萍感慨地说。
据介绍,“麻雀艺评”集文艺作品观摩、讲座、辅导及沙龙于一体,化文艺理论“高大上”为百姓可口“麻辣烫”,引领百姓从“看热闹”到“看门道”,深受群众喜爱。截至目前,该区已组织开展160场“麻雀艺评”活动,“麻雀艺评”成为了巴南一张响当当的文化名片。值得一提的是,“麻雀艺评”还受到市文联的关注,巴南被授予为全市唯一的“文艺评论(创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