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8年10月19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春秋
版面翻页
春秋
03

我的三个国庆节

□ 作者 尹明善

偷听北平“敌台”

1949年秋。我二哥在重庆南岸四公里西南中学(今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书,我也随兄在该校就读。那时我仅11岁,可能是全校最小的学生。我二哥叫我住在他的寝室里,方便照顾我。

10月1日晚,我年纪小,瞌睡大,早早入睡了。

“弟娃、弟娃,醒醒!”我二哥边摇边喊把我弄醒。“什么好听的歌?”我诓眉诓眼地问二哥。他有部五灯真空管收音机,就像今天有辆兰博基尼跑车一样稀罕。我哥俩都喜欢音乐,我“命令”我二哥,他听到什么好听的歌,一定要叫醒我,哪怕我睡着了,不然,我饶不了他。“快听那边的广播!共产党在北平建国了,国号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二哥那时22岁,是个进步青年,买这个昂贵的短波收音机就是为了收听“敌台”。电波有较强的干扰声“啾——啾啾——”但也大体能听明白。

北平的电台在播放庆祝游行的口号声、欢呼声,播音员在播报新闻。那年头,我二哥不时偷偷地给我讲些国家大事。国民党腐败透顶,气数已尽,共产党必将解放全中国,中国必将走上自由民主富强的道路。那时我就知道了“朱毛”。那天晚上,我还知道了刘少奇和周恩来。

“去买盅花生米来吃!”兄弟俩每逢喜事就买一大盅(搪瓷缸子)五香花生米来边吃边庆祝。每次都是由我去学校小卖部买。那一晚我俩吃到深夜,二哥又给我讲了一些关于共产党的故事和新事。

第二天,我好兴奋,好想告诉我的好朋友,可二哥千叮咛万嘱咐“不可对任何人讲!”三五天后,我实在憋不住了,便偷偷告诉了班上最好的聂恩荣和李强。谁知他们都已经知道了。国民党那时已丧失民心,人人都盼望着共产党早日到来。

举着铅球游行

195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周年。逢五逢十是大庆,重庆市举行各界庆祝大游行。那年月国家欣欣向荣,我老爱唱一首歌:“在祖国和平的土地上,生活天天向上升。青年人怀着远大的理想,老年人越活越年轻。”

那时我16岁,在重庆一中念初三(因刚解放的动荡缀学近三年)。我学习努力,成绩优异,是全校最顶尖的学霸。老师同学对我都很好,我也坚信祖国的富强会给我远大前程。我怀着饱满的热情去参加国庆游行。

凌晨五点,学校的起床钟声敲响。校广播站播放着《骑兵进行曲》。六点正,游行的师生们步行出发了。我们一路欢笑一路高歌。恰逢黎明时分,晨光熹微,东边天际由鱼肚白渐现红光,我们的生活正如这越来越艳的朝霞。我们花了两个小时,走了近十公里路到达了上清寺重庆六中(今求精中学)集合地。队伍整理停当后每人发了一个面包,八点半出发向解放碑行进。

全市的学生队伍由我们一中打头,重庆大学垫尾。队伍的最前面是“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三个方阵,每个方阵120人。那时我已身高1米75,被选入“身体好”大队。比我高的前十几个同学被分配去抬“身体好”三个大字牌。不知因身高还是因模样,我被编入了第一排。

“身体好”大队都临时配发了背心短裤,每人手持一项体育用品,篮球、足球、标枪之类。领队的体育老师是我班的班主任蒋自若老师。他给“身体好”大队的同学分发体育用品。他走到我跟前把一个黑不溜秋的16磅铅球给了我。所有体育用品中铅球最重,无把无孔无绳最难携带。蒋老师把铅球递给我时特别用目光向我示意,我立刻明白了:“我是你班主任,这个最难伺候的铅球不交给你交给谁?”

我为师长的信任而感到荣耀。那年月,我们真有迎难而上,哪里需要到哪里去的自觉。那天,我举着沉重的铅球,左手右手换来换去,不以为苦,反倒些微地怜惜那些持轻巧的羽毛球拍、垒球棒的同学。在行走十多公里的十万人队伍中,我一定是最吃力又最自豪的那万分之一。

天安门观礼

200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天安门广场举行大阅兵、大游行、大庆祝。

改革开放三十一年了,私营企业主有了一个光彩的称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党中央决定选拨五十名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上观礼台观礼。

我先被市里选为“六十年特殊贡献六十人”(其中有28人已去世,如邱少云、刘文学),这是生我养我的家乡给我的最高褒奖。当我接到天安门观礼的通知时,激动得久久说不出话来,尽管那时我已71岁。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日起,天安门就是国家的象征。中国人把对祖国的依赖、眷恋、热爱、崇敬、护卫,全都凝聚在天安门上。从我明白自己出身不好的那一天起,我就从未奢望过上天安门观礼,尤其是成了私营企业主后更是断了念想。我以为,一个“私”字就远远拉开了我和天安门的距离。可我的“以为”错了。

观礼那天,我的精神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总是在升华。耳内始终回响着近旁军乐团的检阅音乐,眼里始终行进着威武雄壮的受阅部队,脑中始终有无数的过往画面在显现:我优秀的学习成绩单,我的奖状,我的受批挨斗,我的“牛棚”生活,我的各类作品,我的创业,我的创新,我的“走出去”,我的至爱亲朋,我的成千上万的员工……也有我和我二哥偷听北平“敌台”,我举着铅球游行的画面。君莫笑我,虽历尽沧桑,那恢宏的场面真令我精神游弋甚至灵魂出窍。

那一天骄阳似火,中山装里的衬衫几乎湿透。我们都没戴帽撑伞,我的脸从未这样久久地曝晒过。事后,我的脸掉了一层皮,脸上一圈一圈的红皮白印。我笑对自己说,这是我的母亲国奖给我的天安门观礼勋章。(作者系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原重庆市政协副主席)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