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单慈善信托基金运行一年见成效,70名聋儿少年参加书法培训班
“书法为我们打开全新的大门”
“你们用书法为我们打开了全新的大门。作为去年书法班的受益者,我代表40名聋儿少年感谢新华信托的项叔叔和社会爱心人士,我们的未来一定更美好!”9月21日,在重庆首单慈善信托“新华信托·华恩1号教育扶贫慈善信托基金”(以下简称华恩1号信托)周年回顾暨重庆市聋哑学校书法培训项目2018-2019年度开班仪式上,作为去年参加首批书法培训班的40名聋儿少年代表,修荣建发自内心的感谢赢得了参会爱心人士热烈的掌声。
市慈善总会、重庆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民建重庆市委、民建渝中区委、渝中区政府、渝中区委统战部、渝中区民政局、渝中区侨联、渝中区委教育、重庆市聋哑学校等相关领导,受助学生及新华信托、重庆明天公益基金会志愿者代表100余人出席了开班活动。
2017年10月18日成立的华恩1号信托,是市慈善总会发起成立的首笔慈善信托。委托人为市慈善总会,受托人为新华信托,信托期限为10年,用于资助有需要的学生、教师、学校或科研教育相关机构,以及从事教育扶贫相关事业的慈善组织等。华恩1号信托的成立,填补了2016年国家《慈善法》公布实施以来重庆慈善事业的一个空白,不仅是一个信托产品,也是政府机关、慈善组织与爱心企业在公益领域通力合作的缩影。
“掌握一技之长,受益一生,写手好字也有前途。”据了解,华恩1号信托成立后,首批20万元捐赠资金已用于重庆市聋哑学校开展“墨香轩”书法社活动,帮助该校40名聋儿少年参加每周定期书法(软笔)培训。
一年多来,在“华恩1号信托”有力的支持下,参训的40名聋儿刻苦练习书法,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现场展示活动和各级各类比赛,树立了锻炼意志、提高修养、学好书法、练好书法,努力做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者的意识。
为展示一年来的学习成果,在开班活动现场,两位首批书法班的同学提笔抒怀,表达他们的祝福,并将作品赠予市慈善总会和新华信托。同学们的现场发挥和新华信托的善举得到了市慈善总会、渝中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等单位的高度赞扬。
在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况由志看来,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不是看他们吃得有多好,住得有多好,收入有多高,更重要的看这个社会对弱者,特别是对孩子们的关怀、关心有多大。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信托单位,新华信托推出华恩1号慈善信托,既富有改革创新的精神,也对聋哑孩子开展传统国学的书法教育,非常有意义。
“慈善是一项公众的事业,也是我们每个人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作为受赠学校,我们每一位师生将接过这爱的火炬,学会感恩,学会回报,将这爱的事业传承和发扬下去,坚持‘让每一个听障生都得到发展’。”重庆市聋哑学校校长汪毅承诺。
据了解,第二批书法培训班将有30位聋哑学生即将开始2018—2019年度的新学期学习。为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学习,新华信托总经理、重庆明天公益基金会发起人项琥现场表示,将以个人身份捐赠10万元,专项用于重庆市聋哑学校相关教育项目。
新华信托成立于1979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信托公司之一。长期以来,新华信托先后与重庆市人民检察院、重庆市团委、重庆市国学院等机构开展了“青春再出发——涉案未成年人帮教与维权”“少年英才”等品牌慈善公益项目,并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示范效应。近年来,该公司充分利用信托公司的行业优势,大力发展慈善信托,信托资金用途涵盖了教育、扶贫等多个领域。(张 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