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8年10月23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要闻
版面翻页
要闻
01

长江上的“黑猫警长”

□ 本报记者 程卓

4月的长江,已经进入禁渔期。李荣和同事巡逻到长江干流流域,突然发现大面积鱼虾死亡,漂浮在七八十平方米的水域上。大面积的鱼虾死亡往往意味着非法捕捞等违法行为的发生。李荣和同事循迹而上,迅速发现并制服了一名正在向长江里喷洒毒药的农民。

“毒鱼、电鱼等非法捕捞行为对鱼类资源是毁灭性的打击。只要在受捕范围内,不管大小,鱼虾都会死亡。”每次看到这样的画面,李荣都非常痛心,“漂浮在水面上的仅是一小部分,沉入水底的数量更无法计算。”

江津地处长江上游,是白鲟、达氏鲟、胭脂鱼等长江珍稀特有鱼类及其产卵场等重要自然保护区。作为重庆市江津区渔政渔监船检站的站长,李荣与同事们的工作日常就是保护好这一江碧水,让鱼儿在其中畅游,让珍稀鱼类可以繁衍生息。

为了打击非法捕捞行为,不论夏季烈日暴晒,还是冬季江风刺骨,渔政执法船总是往来于长江、綦河、笋溪河等大小流域的鱼类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等重点水域进行摸排巡查。禁渔期间,更是李荣带队巡查的高峰期。除了白天巡查,夜晚更不能放松警惕。“一般非法捕捞的违法行为都发生在晚上。”为了准确打击违法犯罪,晚上八点后,李荣就带队沿河岸巡查。夜色下的江岸,危险难测,稍不留神就有落水的风险。要是遇上非法捕捞的行为,李荣他们通常要忙碌到凌晨四五点,然后又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为了保护长江里的珍稀鱼类,李荣首创了渔业资源义务巡护制度、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的制度,来加强渔业法治,打击渔业违法犯罪行为。在他任职的几年时间里,共查处渔业违法案件249件,罚款100余万元,其中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221人,办案数量和质量在重庆排名第一。

同时,为了增殖和恢复鱼类资源,李荣还首创了内陆河流人工鱼巢建设模式,为鱼类提供了产卵场、索饵场和庇护场,既对内陆河流鱼类生境修复积累了经验,也得到了农业部和鱼类专家的充分肯定。

除了工作上的默默坚守,作为区政协委员,李荣也充分利用政协的平台呼吁宣传保护鱼类生态环境。《关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关于落实禁渔期制度解决渔民生计问题的建议》……他起草或撰写的一件件提案、社情民意信息,都与长江生态环境、鱼类资源保护等紧密相关。李荣和同事们用风雨无阻的坚守,让鱼儿畅游在山清水秀之中的美丽画卷,正随长江之水徐徐展开。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