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害气体”飘进县城
“谭总,今天又闻到一点你们厂里飘来的刺鼻气味哟。”
“好的,我们马上处理。”
……
最近几个月,苏晓红与水泥厂负责人时常有这样的沟通。
从去年入冬以来,家住巫溪县巴镇坝片区的该县政协委员苏晓红与身边的居民均被一种刺鼻的气味困扰。“尤其是每天凌晨1点到6点,气味特别浓烈,严重影响数万人身体健康。”究竟是哪里飘来的刺鼻气味?在小区业主的网络交流群中,苏晓红发现,大家将矛头指向了附近一家水泥厂。
“现在都在努力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这样的环境污染怎么能行!”身为政协委员的苏晓红,认为自己有责任义务帮助呼吁、协调处理好这一与广大群众息息相关的环保问题。于是,她邀约上几个热心邻居,分别在白天和半夜多次前往众人所指的水泥厂明察暗访,并拍照记录下烟尘排放的情况。
今年4月,通过认真调查,苏晓红撰写了一篇《关于XX水泥厂粉尘污染排放问题的建议》的社情民意信息,呼吁由巫溪县环保局牵头,加大对该水泥厂粉尘和有害气体排放的监管力度,随机动态监测;强化舆论引导;做好长远规划等。一周后,该篇社情民意信息便得到了巫溪县委书记的批示,表示高度重视,并交由相关部门妥善处理。
此后,巫溪县环保局等政府职能部门在前期责令整改基础上,加大了监督力度。同时,组织水泥厂负责人走进附近居民小区,召开院坝会,现场听取并回应民众呼声。苏晓红也积极参加了院坝会,直言发现的问题,并当面向其负责人提出了整改建议和要求。不久,该水泥厂便停产开始了近一个月的整改。“客观而言,他们的整改还是很有成效,但偶尔还是会闻到些许刺鼻气味。”每每此时,苏晓红又会直接拨通该厂负责人的电话进行沟通。“现在他还经常主动联系我征求意见,表示如果发现问题,随时告知他。”
感受着逐渐清新的空气,苏晓红倍感欣慰。不过,她坦言,这还没达到最满意的效果。“这是我们的一家本土企业,近年来,税收贡献每年接近1000万。为了让其更绿色健康的发展,接下来,我还将联合更多政协委员共同开展调研,为其环保搬迁择良址、提高环保技术出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