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关键点 推动“军转民”
——九龙坡区政协建言“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
通讯员 谭林森
“要加快‘军转民’产业化步伐,从规划、机制、人才等方面充分发挥政府作用,构建以军民融合为特色的现代高端产业体系,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军转民’发展。”近日,九龙坡区政协主席郑和平召集区级有关部门及参与课题研究的部分区政协委员、智库专家,就《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动“军转民”发展研究》课题调研成果开展协商讨论。
党的十九大把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作为国家必须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国务院批复同意重庆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明确要求努力把重庆高新区建设成为军民融合示范区。作为全市军民融合发展的三大核心区之一,九龙坡精准对接市委“3+8”行动计划,把落实军民融合发展任务作为“九龙一坡”十项重点任务之一。助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也成为九龙坡区政协的重点履职课题。
会前,委员们走进部分军工企业及相关部门,对九龙坡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尤其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动“军转民”发展进行调查研究,盘清家底、把脉病灶,致力找准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结合点、关键点。
经过深入调研,课题组了解到,九龙坡“军转民”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大量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表现为:尚未编制相应规划,“转”的路径缺乏指导;相关职能部门、军工企业等对“军转民”的本质和规律缺乏认识,对“军转民”的范围和深度认识不清晰,“转”的认识尚待加强;各军工企业和研究机构军工业务发展势头良好,“转”的现实动力不足;很多军工企业难以适应复杂、快速、多变的民品市场竞争环境,“转”的产品缺乏竞争力;现行政策对军工单位和科技研发人员缺乏有效奖励,“转”的热情难以调动。
协商会上,委员们针对存在问题积极建言,呼吁重点聚焦“五个转”——
编制“转”的规划,重点以特种车辆、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航天铝材、环保技术、电子设备六个重点产业积极开展“军转民”探索。
健全“转”的机制,完善军民融合组织管理体系,健全军地协调、需求对接、军地资源共享、重点任务和项目推进等工作机制。
出台“转”的政策,支持“军转民”企业做大做强,对军工企业发展民用产品科研及产业化项目给予优先支持。
推动“转”的招商,主动靠前服务、优质精准服务、协调解决困难,提高引进军民融合产业项目的成功率。
优化“转”的服务,积极构建“军转民”服务平台,加快引进和建设“军转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做好“军转民”金融、人才和信息服务。
“该课题调研扎实、把脉精准,委员们建议务实有效,为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九龙坡区委常委、区委组织部部长、落实军民融合发展任务推进组组长王南要求,相关部门要认真吸收政协协商意见,做好顶层设计,解决好路径问题,抓好政策落地,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推进深度融合,用军工企业之长弥补地区发展之短,在深度融合中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九龙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