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8年10月26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春秋
版面翻页
春秋
03

璞玉之美

□ 作者 钟治德

和氏璧故事最早见于《韩非子》。楚国人卞和,在荆山得到了璞玉,拿去献给楚厉王。厉王让宫廷玉工做鉴定,结论是石头。卞和被定为欺君之罪,受到刖刑被砍去左足。厉王驾崩,武王即位,卞和又去楚宫献玉。武王让玉工鉴别,结论如出一辙。石头冒璞玉,卞和再犯欺君之罪,右足也被砍掉了。武王驾崩,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爬到发现之处恸哭,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愁地惨,眼泪干了流出的是血。文王闻讯,派人查问,剖开那块石头,宝玉面世,命名和氏璧。

总是有人叹息:卞和献璞玉,如果包装一番,人生就是另外的结局。但假设如果成真,就不会有和氏之璧了。璞玉不用五色纹饰,不用金银雕饰。因为它的质地最美,别的东西不足以装饰它。需要装饰才能风行的,那么它的质地就打折扣了。当包装推销作为一种技术或者说手段,人类文明就开始堕入了悲哀。

卞和不修饰璞玉给人类文明永恒的寓意。人的风度美,贵在自然本色。如果缺失一点“外秀”,不必耿耿于怀,不必造作修饰。雕塑家塑造雕像,虽然得考虑外形,但是最重要的是把某种精神内涵赋予雕像,这就是最大的魅力震撼。一个外表漂亮的人,如果不能把道德品质、知识真理武装内在,就不谓真正的美丽了。道德品质、知识真理是美丽之花,内慧与外秀的兼修,是生命的真正珍品。

泰戈尔说:到心灵中寻找美吧,而不要到镜子中去寻找。诚于中而形于外,美在有蕴的生命,主要来源于生命历程中的成长、学习和热爱。倘若人生无修养,哪怕是最佳天赋气质也难致高雅,如果缺乏文化熏陶,天赋的美丽也会大打折扣。在内慧修养中,在追求名利时,不抢在他人之前,进修德业时,不落在他人之后,享受生活时,不超过自己的身份地位。

然而当我们捕捉到一些美的身影时,发现并没有打捞到那最具魅力的心灵之美。这是令人怅然之现实,外在美的虚荣在膨胀在发达,内在美在收缩在漂移。也许,这个时代有点纸醉金迷;也许,这个时代有点圆滑迷离。可是,我们还得有卞和献荆山之玉啼血的坚持。只有心灵美才是永恒的,才是人世间最美的,是当代人应该追求的。丢掉伪装,少一些奢望,多一些真实而纯朴的感动,给心灵留一方喘息的空隙。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