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8年11月16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副刊
版面翻页
副刊
03

与山为邻

□ 作者 祝绘涛

我很幸运,能够与山为邻,在离我家不远处,只需十几分钟车程,就有一座美丽的大山。

每到周末,我们就会去拜访我们熟悉亲切的老邻居——云篆山。

一进山中,空气就变得清新了,从车窗望出去,松林、潭水、荷塘……每一样景物都让人赏心悦目,身上的疲惫、心中的烦闷,不知不觉一扫而空,浑身都轻松起来。

我最喜欢的是山脚下那个小小的集市,当地村民在这里出售他们自己的土特产。红薯,刚挖的,带着新鲜的泥土;芋头,也是才从土里刨出来,饱满圆润,湿漉漉的,不像城里市场的芋头,老头似的干巴着脸;红苕尖儿,叶子片片水灵,掐一下,顿时冒出乳白色的浆汁来……我们在路上还遇见一个年轻的女子,在水塘边洗莲藕,一会儿,就见她背着白生生的、手臂一样粗的莲藕在集市出售了,好几个人正争着买。她折断藕节时,发出清脆的“啪”的一声,听听这声音,就知道那藕有多脆嫩。

除了这些常见的蔬菜,总还有些稀罕物,让人眼前一亮。比如葫芦,绿油油圆滚滚,好生惹人爱,尽管不能吃,但总有人蹲下来,挑上一个,拿回家去摆着当装饰物。小孩子见了也挪不开脚步,拉着妈妈的手直喊:“妈妈,看,葫芦娃,葫芦娃!”最后,也免不了抱一个“葫芦娃”回去。还有长长的高粱秸秆,青皮上挂着白霜,顶着火红的高粱穗子,架在那里,引起了多少人童年的回忆,无论如何,都得买上一根,重新品尝一下童年的味道。最吸引人的,当数那金黄的柿子。云篆山盛产柿子,随处可见高大的柿树,挂满了金色的果子,像满身的勋章,站在秋日的天空下,明艳夺目。集市上当然也少不了肥硕的柿子,盛在大竹筛子里,堆得像小山一样高。让人看一眼,似乎就感受到了那种蜜甜的滋味,每个人心中都会充满一种欢欣、一种喜悦、一种丰收的幸福。如果你愿意,还可以跟着农民一起到他们的家中,亲手从树上摘下一个个金黄的柿子。其他的,还有农民自己做的红薯粉、干咸菜……林林总总,摆满了路旁。我买了这样买那样,多多益善,两只手都拿得满满的,眼睛还不舍地瞅着路旁的摊子。

买完了东西,我们顺着石阶登山。在山上,我们看见松林下黄色的小蘑菇、草丛中蓝幽幽的鸭跖花、槐树上枯干的褐色荚果、芭蕉树巨大的绿叶……山上游客也多,但并不喧闹,有的在吊床中闭目养神,有的摆出食物野餐……我走在山中,自由而轻松,一件宽松的针织衫、一双随意的休闲鞋,素面朝天,世人不识我,我亦不识世人。

下山的时候,我们选了一条幽静的小路,少有人走。一路上,青苔湿滑,我们的步伐变得小心翼翼。这条小路在田野间蜿蜒,我看见了田野中的萝卜苗、红薯藤、小白菜……我甚至俯下身来,抚摸了一下它们鲜嫩的叶片,那感觉,仿佛是在与一个小孩子握手。

在田野的尽头,我看见了一丛眉豆,开着一串串紫粉色的小花,含羞带笑,妩媚极了,别有一种小家碧玉之美。那一瞬间,我动了念头,明年也要在我的楼顶小园种上这样一丛眉豆,让它在初秋开满粉紫的花朵,在深秋结出一串串紫红的扁豆荚。因为有了眉豆,秋的意味才更浓郁。

不知不觉,抬头望去,夕阳西斜,天边晚霞淡淡、身旁秋虫唧唧,我们竟在山中“虚度”了一天的时光。

周末,我没有去寻找诗与远方,而是走进山中,成为一个关心粮食与蔬菜的人。

我喜欢我的大山邻居,在那里,我感受到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逍遥;在那里,我体会到了“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的意境;在那里,我抖落一身疲惫,收获了秋的沉静与安详!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