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开启创新统战课
——我市推动统战知识进国民教育小记
11月8日,200多名丰都县中小学党务干部及政治、历史骨干教师,在丰都县委统战部、县教委联合组织下,接受了一场统战知识进国民教育的知识培训。而这只是重庆推进统战知识进国民教育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重庆市委统战部按照中央的要求和市委部署,结合重庆独特的统战资源优势,按照“不增加学校课程设置、不增加教师教学负担、不增加学生学习压力”的原则,在市属高校、各区县中小学,积极探索统一战线知识进国民教育的新模式。
重庆具有深厚的统战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统战文化资源,是党开展统战工作的重要实践地、民主党派的发祥地和“政治协商”的诞生地。
如何深入推进统一战线知识进国民教育工作,让统战知识在高校、中小学里落地开花?市委党建工作、市委教育工委,以及各区县齐发力、共推动,将统战知识的推进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形成了“党委作出部署、统战部门牵头、教育部门推动、大中小学实施”的有效格局。
如何推动统战知识有意义、有价值、有意思地融入课程教学是老师们面临的挑战。来自大渡口茄子溪中学的师生就探索出了一条统战知识与艺术特长生培养的结合路径。
历时半年的策划、一个月的精心排练,重庆谈判期间,“毛主席三顾特园”这一历史故事被茄子溪中学师生编排成首部学生统战主题话剧《毛泽东三顾特园》。全国统战系统宣传工作负责人培训班学员专程观看演出后,称赞该话剧“做到了统战题材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完美结合,成为统战知识、统战文化进校园育人化人的一大创新”。这一创新也为统战知识进国民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方式。
大渡口区委统战部、茄子溪中学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话剧表演,打造统战知识进国民教育工作品牌,推动统战知识、统战文化真正融入学校教育。
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则凭借丰富的统战文化资源,与重庆主城9区的38所中小学开展了统战文化“小小传承者”培训班,联合培养统战文化“小小传承者”近300人,并组织“小小传承者”开展统战历史故事巡讲,由学生将统战知识带入学校、带入社区。通过挖掘课本中涉及到的统战人物、统战故事、统战文化,用主题班会、绘画等课型,将统一战线知识有机融入大中小学日常教学中。
统战知识进国民教育,离不开教师这一角色的助力。为了打造一支推动统一战线知识进国民教育的骨干力量,中共重庆市委统战部、市委教育工委联合将统战知识师资培训纳入教师培训总体规划,将统战理论政策纳入“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培训班、辅导员骨干培训班”等班次教学内容。
从2016年起,中共重庆市委统战部、市委教育工委连续三年联合举办3期6个班次“全市高校、中小学统战知识培训示范班”,由市委统战部提供经费支持、制定教学计划、组织培训师资,市教委调训学员,每年遴选在渝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部骨干教师和政治、历史、语文教师进行为期3至5天的统一战线知识专题培训。
全市38个区县中,有25个区县由统战部、教委联合举办“统一战线知识进国民教育专题培训班”41个班次,约5000名中小学党委书记、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导主任、学科教师等接受了统战知识专题培训,建立了一支从事统一战线知识教学科研的骨干教师队伍,将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作为统一战线知识进国民教育的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