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8年11月20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统战政协
版面翻页
统战政协
02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忠县政协开展长效帮扶特殊困难群体调研纪事

通讯员 向 伟

“县政协的调研报告提出了许多积极意见和建议,要进一步用好调研成果。”近日,忠县县委书记赖蛟主持召开全县特殊困难群体救助与保障专题工作会时,再次对县政协报送的《关于我县特殊困难群体救助与保障有关情况的调研报告》给予高度评价,并明确表示将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对忠县特殊困难群众实施精准救助与保障,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三变”调研摸清症结

“小朋友,家里有几口人,爸爸妈妈在哪里打工?”“平时学习都是怎么完成的?”……4月22日,在金声乡桂香村,忠县政协主席陈加义关切地向残疾儿童陈博洋问道。

这是该县政协开展特殊困难群体救助与保障工作专题调研的一个镜头。

今年3月,忠县县委启动“用脚步丈量大地,以实干推动发展”为主题的“兴调研转作风促落实”行动,忠县政协积极行动起来,将特殊困难群体救助与保障工作作为年度一号调研课题,并成立了由陈加义任组长的专题调研组。

特殊困难群体的救助和保障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层次种类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找准以点带面的突破口?“必须从改进调研方式入手。”4月初,陈加义在县政协主席会议上要求,调研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地突破,同时讲求深度和广度,既有“规定路线”,也有“自选动作”。

为此,忠县政协以“三变”形式创新调研方式,即:变集中座谈为个别访谈;变常规调研为蹲点调研;变踩点式调研为随机性调研。

调研启动后,陈加义率领调研组成员进村入户,与特殊困难群体面对面交流。这些家庭有的因病致贫、有的因缺少劳动力致贫……在村民家中,调研组成员们一笔一笔地计算着每户村民的年收支,把脉问诊、商讨对策。

3个月时间,调研组先后走访了16个乡镇街道64个村,与68户特殊困难群体进行深度沟通交流,发放调查问卷1100多份,共梳理出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民政建档、残疾人、孤儿、大病户、失独家庭、下岗失业等16类特殊困难群体,并找准了特殊困难群体救助与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部门之间缺乏常态化、制度化沟通和协调机制,导致政策衔接不畅、信息沟通不灵、标准统一不严、措施针对性不强以及申请程序复杂;生存性救助项目多,发展性救助项目少;输血型救助多,造血型救助少;有些政策落实不到位,难以发挥应有效应等。

调研报告引来利好政策

一线收集的问题有没有遗漏的盲点、意见是否可行、与政策法规是否相违?调研报告初稿形成后,7月11日,忠县政协副主席余成荣组织召开课题调研座谈会,调研组成员们与16个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碰撞”观点。

8月14日,县政协再次召开党组(扩大)会,组织调研组成员对调研报告进行查漏补缺,确保为县委、县政府的“顶层设计”提供高质量的“政协方案”。

“建立长效帮扶救助与保障机制,通过分类帮扶,对各类特殊困难人群关爱到位、扶持到位、救助到位,逐步破解特殊困难人群无法管、无人管、无钱管三大难题”“科学合理地设计特殊困难群体数据库信息项目,信息项目的设计要统筹兼顾信息的完整性和采集的可行性”……在向县委、县政府报送的专题调研报告中,县政协提出了28条有针对性的建议。

“决不让一个群众在奔小康路上掉队。”在认真研读县政协调研报告后,9月,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相继对特殊困难群体救助与保障工作进行专题研究,促成了一系列“真金白银”的配套扶持政策出台。

据了解,该县目前针对特殊困难群体建立了“3+1”长效扶贫机制,即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毕业的全程帮扶救助、“县级财政兜底、个人自付不超5000元”的医疗扶贫救助、“政府+保险”意外灾害救助3大救助机制,以及“政府+银行”无抵押担保产业发展普惠金融“诚信贷”机制。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特殊困难群体,各项利好政策前所未有。”陈加义欣喜地说,并表示将充分发挥好政协民主监督职能,确保这些利好政策落地生根。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