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河流原生态
市政协委员年度视察团第五分团开展视察
本报讯 (记者 黄笛森) “儿时的花溪河水清岸绿,我曾在河畔读书玩耍,大约在上世纪90年代,美好记忆渐渐被黑臭污水所取代。值得欣慰的是,如今花溪河又渐渐恢复了昔日风貌。”11月15日,叶梅委员在参加市政协委员视察团第五分团(人资环建委分团)年度视察时,动情地说。
当天,市政协副主席谭家玲率该分团深入巴南区花溪河、一品河、黄溪河流域,围绕主城区黑臭水体治理情况开展年度视察。据悉,这三条河流均穿过城市建成区后汇入长江,过去曾因污染严重,一度被国家住建部、原环保部纳入城市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其中,花溪河、黄溪河黑臭水体更被纳入国家住建部重点挂牌督办项目。去年,巴南区启动环保“利剑”行动,全面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并于上月顺利通过国家相关部委黑臭水体整治“回头看”专项巡查。通过实地察看,委员们感受到了大力整治带来的变化:水不黑了,没有刺鼻气味了,沿河土坡菜地也被绿植所取代。
虽然治理工作取得了成效,但委员们仍直言与百姓的期待还有差距。“治理合力还不够,应强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长效机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压力依然较大,建议探索建立并激发基层环保督导员作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不能为治水而治水;还要创新理念,利用社会资本参与治理”“在规划上要‘留白’,留出绿色生态走廊,留住河流原生态”…… 大家直言不讳地指出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很有建设性、针对性,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为水清岸绿献计出力。”谭家玲说,巴南区的黑臭水体治理在全市具有一定代表性,我市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虽然有序推进,但百尺竿头还需更进一步。她希望相关部门继续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久战,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
录入: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