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水清水美沙坪坝
—— 沙坪坝区政协开展“水污染防治”调研
本报讯 “我区有区级河流12条、水库23座,河库治理涉及面广、量多,但基础设施欠账太多,资金缺口较大”“镇街在推行河长制工作中,巡河补助、河道清淤、清漂的资金不足,影响水环境提升的整体进程”……近日,沙坪坝区的政协委员们直言不讳地指出该区河流问题。
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是市委贯彻党中央的重大决策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重大举措。为落实好这一举措,沙坪坝区政协聚焦实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问题,在今年3月至11月,组织调研组以“水污染防治”为题,先后到清水溪伍家河沟及白鹤林段、清水溪入江口拦河坝、詹家溪、井口污水处理厂等地开展专题调研,助力打造水清水美沙坪坝。
通过调研,委员们发现,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迅猛发展,但存在项目仓促上马、规建管“断层”现象,管理部门不清楚项目的规划、建设情况,致使较多城市基础建设项目面临着“竣工之日即是改造之时”“ 管理部门被迫兜底”的尴尬现状。为此,调研组提出了“完善市政基础设施规建管协调机制”的建议,呼吁对新改扩建市政基础设施相关项目,在规划、初设、验收阶段取得市政管理部门的书面意见;针对房地产、商业、工业等社会开发项目,在规划和建设验收阶段也要重视市政管理部门对其排水管网等其他配套设施的意见,防止项目一建成投用马上污染环境。
“企业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委员们看到,有的企业生产生活废水乱排乱放,且无管网可以接入;有的虽建有化粪池,但达不到处理要求;还有少数企业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综合梳理这些情况后,调研组提出对整治对象进行分类处置;进一步巩固落后产能退出成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针对强制企业停产引发的稳定问题,积极做好维稳工作等建议。
“开辟社会资金进入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渠道,积极争取金融机构贷款”“加大环保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各自优势,提高水污染治理效率”……委员们提出了不少创新水环境治理融资机制的建议。
一次次视察调研、一场场协商议政、一份份意见建议,彰显了委员们的责任和担当,也凝聚着委员们的智慧和心血,彰显出打造水清水美沙坪坝的政协力量。(刘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