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8年11月2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春秋
版面翻页
春秋
03

变味的名著

□ 作者 钟治德

进书店,见着中译本《培根随笔》就买下了,因为名著之故。回家展卷,才知此书是针对“轻阅读”一族发行的,每篇文章前有“名师导航”,篇中有“点评提示”,篇末有“精华赏析”。编者的初衷,是助读者一目了然“速成”。

如此这般“包装”名著,已属出版界追求利润的寻常风景,名著因此变味,一言以蔽之乃“玩书不恭”。把名著做成一目了然的文本,实难体现名著多维的高度。

名著如宝山,“变味名著”果能揭示宝山之瑰宝奥秘?我看未必。当今青少年读者,被“导航”进入阅读之“轻”轨,“开口奶”有可能就吃坏,再难进入文化素养正脉中去。任何民族的名著无疑都是文化丰碑,在丰碑之下摆摊设店。干着贩卖“变味名著”的勾当,就好比孙二娘开黑店,倘若是山寨出版社行径,利润催生“文化怪胎”似乎还可以理解,然而偏偏是正规出版社堂皇出版行为,让人费解之余,更滋生出文化事业步入惶惑之杞忧。

作家和匠人不同,需要把情感或情绪升华到美感的境界。匠人凭经验制作出供观赏或实用的东西,而作家只给读者一个示意图,无须牵着读者的手去逐一指点和解说。在传世名著面前,应运而生诸多“名师”,他们自诩能够给读者一根步入名著宝山的拐杖,背后是贪婪的商业炒作、浮躁的文化情怀、拼凑的人文思想。功利的而非审美的,这是当今名著阅读的一道黯然失色的风景。

商风吹书读哪页?评说当今读书空气稀薄容易,做个笃定的读书人委实困难。当今的阅读风气感染了浮躁,形形色色的“变味名著”难逃其咎。出版界的业绩,在于推出货真价实的好书。好书如清泉,滴滴浸入灵台,消融峰塬的积雪,消释浮华与浮躁。就读者个体而言,同一部名著,不同时节读,感受不同。笔者少年时再读,只觉李逵可爱,宋江该死;青年时读《水浒传》,又觉李逵诚可爱,宋江实可怜;而今人到中年重读,方觉李逵可爱只囿于鲁莽,宋江堪怜全缘于忠义。

养画眉者言,画眉改嗓时节,不要外出遛鸟,画眉一旦学了野鸟,它的嗓子就永远改不过来了。名著是民族文化的永恒感动,谢绝“变味名著”,慢读名著是一种平心静气的文化姿态。古人云:“贪看名山者,须耐仄路;贪看月华者,须耐深夜;贪见美人者,须耐梳头。”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