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8年12月0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统战政协
版面翻页
统战政协
02

防治监管两手抓

守护一江碧水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全国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如何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事关重庆乃至国家长远发展,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为保护好一江碧水,市生态环境局从源头入手,强化工业和城乡生活污染治理,狠抓重点河流整治,加强地表水监测体系改革,建立全过程依法严管的水环境管理体系。截至11月底,长江重庆段出境断面水质总体达到II类,优于入境断面水质,全市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明显。

严控工业生活污水

城乡污水管网建设滞后、部分区域污水直排、部分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低、部分工业园区未建成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在中央环保督察过程中,我市工业和城乡生活污染治理存在的各项问题,成了我市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需要攻克的首要任务。

数据显示,工业和城乡生活污染是我市河流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占比约为60%。为降低这一比例,市生态环境局出实招、抓实效,把生态环境监管约束落实到生态空间层面,严格落实产业禁投清单、工业项目环境准入规定,坚决禁止在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重化工、纺织、造纸等存在环境风险的工业项目,严禁在5公里范围内新布局工业园区。

另一方面,市生态环境局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全面完成“十一小”企业关停取缔,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完成主城区污染企业环保搬迁或关闭,累计淘汰造纸产能45.9万吨、印染产能3700万米。

同时严格环境监管,持续开展“利剑执法”专项行动,在梁滩河、花溪河等5条超标河流流域11个区县全面排查“小散乱”企业违法违规行为,集中查处环境违法企业528家、违法行为854件,有力打击和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

除了沿江工业、生活污染的整治,船舶码头也是治理的重点。我市取缔了污染餐饮船舶106艘、非法码头108个,截至目前,我市主城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餐饮船舶已全部清理、搬迁完毕,实现了污水、垃圾“零排放”管理,饮用水源环境安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狠抓重点河流整治

跳蹬河曾是国家住建部、环保部重点挂牌督办的城市黑臭水体之一,南川大溪河污染问题也一度成为当地居民的心头之痛,经过市、区县政府集中整治,这两条满目疮痍的河流,如今又恢复了久违的“清澈净”。

2016年,跳蹬河水质检测为轻度黑臭,被纳入了中央巡视组回头看和中央环保督查组重点督办名单。2017年8月20日,跳蹬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正式启动。

河道清淤11200米,新建截污管网3400米,拓宽河道1530米,整治排污口120处,疏浚老旧管网12000米,新建步道6000米,新建公厕2座,新增绿化景观13万平方米,河底生态修复1.5万平方米,同步完善沿河景观小品、路灯、垃圾箱体等附属设施安装工作……仅用90天,跳蹬河全面完成了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再现水清岸绿的往昔面貌。

南川大溪河也曾面临同样的污染难题:河岸堆积的数百万吨磷石膏废渣、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物、乡镇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导致大溪河一度成为当地居民避而远之的河流。为让大溪河重现清澈水质,南川区“整”堆场、“清”畜禽、“建”管网,筹集3000余万元,对沿河企业堆场进行综合整治,关闭养殖场90余家,实施40公里的城区污水管网新改建工程,建设30个乡镇约100余公里的二三级污水管网。通过综合施策,5月以来,大溪河南川区平桥镇断面水质连续七个月稳定在三类及以上水质,河流整治成效明显。

除了对重点污染河流进行整治,我市还对龙溪河、临江河、綦江河等19条重点流域建立起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出台了《重庆市建立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实施方案(试行)》,利用经济手段进一步压实区县水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有力推进跨行政区、上下游、左右岸的联动协作。目前,19条次级河流所涉34个区县已经签订协议,永川、垫江等区县还建立了辖区内跨乡镇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快形成了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的良好局面。

建立实时监测体系

推进地表水监测体系改革,完善水环境质量监测网,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基础,也是全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支撑。

因此,虽然在水污染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进一步厘清区域内水环境保护责任、推进我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还需要形成长期有效的监管机制,建立起完善的监测体系。

鉴于此,我市已建48个国家级水站,并经过国家验收投入使用,正在启动49个市级水站建设,预计2019年6月底前完成联网运行。

在酉阳红花村、城口水寨子和土堡寨等水站,因地理位置陡峭,施工人员只能开山辟土、迎难而上;在奉节白帝城站,因交通不便,工人们就用骡子驮着建筑材料,一点一点筑起站房……在建设国家水站的过程中,建设者们面对重重困难,依然保质保量完成了任务。截至2018年10月31日,我市所有水站均已全面完成站房建设、仪器设备安装调试及联网等工作,监测数据已上传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初步形成了全市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为流域水质变化趋势分析和水质预警预报提供了数据支撑。

目前,水站可以对pH、总磷、总氮、氨氮等9个参数进行监测,数据可在网络平台上查看,实现了对地表水水质的动态监控,有助于及时发现突发性水质污染事故,真正实现了水质实时监控,为保护母亲河,重塑一江碧水提供了重要保障。(杨礞羽)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