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托起小康梦
——云阳县政协委员聚力扶贫纪实
错退率0、漏评率0.09%、综合贫困发生率全市最低、群众认可度全市最高……2018年8月,云阳县实现了高质量整体脱贫摘帽,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无不凝聚着云阳政协委员的辛勤汗水和付出。9月28日,云阳县委、县政府在市民中心大会堂隆重召开脱贫摘帽总结表彰大会。会上表彰了在脱贫攻坚中有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39个,其中政协委员企业16个,占被表彰企业的41%。16名政协委员面带笑容走上主席台,披红戴花。对于他们在助力脱贫攻坚中的辛勤付出,台下报以了雷鸣般的掌声……
进村入户 结对“六帮”
云阳,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总人口139万,除了是全市第一人口大县外,还是移民大县、农业大县,底子薄,基础差。截至2016年底,该县有贫困人口134851人,贫困发生率为1.98%。2017年初,市委、市政府把云阳作为2018年全市迎接国家整体脱贫摘帽验收的三个区县之一。
“县委中心工作推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要跟进到哪里。”云阳县政协主席赖建彬强调,全县政协各参加单位和290名委员要把助推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要求全部政协委员进村入户,进行“一对一”的结对帮扶。
2017年4月,云阳脱贫攻坚战打响后,290名政协委员深入到各自帮扶的贫困户家中开展帮扶调研,制订出了一个个帮就业、帮上学、帮项目、帮技术、帮生活、帮资金等不同的方案,在扶贫攻坚战场上动真格、出实招,积极开展“产业扶贫行动”,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今年4月3日,经济界、工商联界的40名委员前往云阳县最偏远的上坝乡深度贫困村——生基村开展“助农促春耕活动”,送去3万多元现金,为生基村30多户贫困户购买仔猪,同时为鼓舞村民脱贫攻坚的士气,还邀请了县艺术团的演员们在生基村举办了文艺演出,为村民们送去了文艺大餐。
“万企帮万村” 点滴都是情
政协委员、重庆结美亚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庆元,积极参与到“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中去,把龙角镇新立村、长沙村作为重点帮扶对象。2016年7月,捐赠15万元,帮助新立村完善公共服务中心附属设施建设,硬化了700多平方米的院坝和140米的围墙;2016年7月,捐赠6万多元购买了5000只鸡苗赠送给贫困户饲养,为打消贫困户养殖后的销售难顾虑,曾庆元发动公司职工负责解决了销售渠道。2017年7月26日,曾庆元在龙角镇长沙村走访时,发现贫困户丁功平有3个孩子在上学,家庭比较困难,他当场把丁功平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现场为3个孩子每人送了去2000元助学资金。并在春节时为丁功平一家送去了价值500元的大米、食用油、猪肉和2000元的慰问金,鼓励丁功平走养殖致富的路子,还承诺高于市场价格进行收购,让贫困户放心搞产业发展。今年3月30日,在曾庆元的带领下,公司全体员工为新立村贫困家庭捐赠了100多件衣物并及时送到贫困户家中。今年秋季开学前,公司为新立村余海伦、梁光清、陈宗武、杨茂宣4户困难户家庭上学的子女送去了7500元的助学金。
金田塑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市外来云阳投资发展的企业,公司总经理、政协委员陈先懂把脱贫攻坚作为已任,用他的话说,金田不但要在创造经济效益上当排头兵,而且要在帮乡扶贫、脱贫攻坚战役中当先进。他把沙市镇龙池村和新楼村作为对口帮扶,两年来,先后投资17万元,改善两个村的办公环境和村民饮水设施。扶贫先扶智,公司针对龙池村家庭困难的3名高中生,支助了1万多元就读生活费,让学生放下生活压力安心学习。为增加贫困户的造血功能,陈先懂实地走访两个村后,对家庭生活困难、有劳动力、差项目发展的5个家庭,各安置1人到公司上班,并免费提供食宿,让他们每月挣得的工资全都拿回家用于家庭发展生产,为他们脱贫摘帽奠定了基础。
政协委员、云阳龙缸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江陵,其所在的歧阳茶叶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1年,是云阳县成立最早的专业合作社。岐阳村有贫困户26户,公司为每户贫困户安排一人在歧阳茶厂务工,同时,在茶田冬管和鲜叶采摘时侧重安排贫困户务工,每年为贫困户每户增加收入8000元。合作社大力发展家庭小茶园建设,购买优质茶苗赠送当地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种植,开展技术培训和管理,两年来共发展家庭式小茶园2000多亩,累计带动岐阳及周边1000多户农户参与茶叶种植,一年为当地农户增加收入50万元以上。普安乡太胜村有32户贫困户,从2017年初开始,杨江陵所在的公司联合商会企业,在该村开展以蔬菜种植为主的产业扶持,先后投资150多万元,兴修水利灌溉管道5000多米,耕作便道4000多米,坡改梯200亩,建设塑料大棚800多平方米。普安乡回龙村有28户贫困户,2017年到2018年5月,杨江陵带领公司先后投资30多万元建立了柑桔股份合作社,共建700多亩柑桔基地,为合作社提供技术、管理、培训、肥料、种苗等。
政协委员、云阳县互泰客运公司董事长鲍玉清不仅为普安乡捐赠了20000元,用于该乡12户贫困户购买肥料和子女上学,并且在2017年5月,组织工商联界别30多名委员,为普安乡两个村100多户贫困户送去幼鸡1000只让他们喂养。同时,在年底以高出市场价的价格全部回收,让贫困户得到实惠。
走最远的路 帮最穷的户
云阳政协委员不仅在助推产业发展、改善农村基础条件上涌现出一个个典型,而且在扶贫济困、献爱心方面,以“走最远的路、帮最穷的户”的责任担当,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云阳县清水乡宝塔村王成明全家4口人,老婆离家出走多年未归,父亲过世多年,母亲常年患病卧床在家,幼小的两个孩子在上小学,家庭生活十分困难。2017年7月,委员谢绍云闻讯后,主动和王成明结成帮扶对子,见王成明房子比较破烂,谢绍云拿出3万元交给村上,给他家修建了80多平方米的新砖瓦房。又拿钱给读书的两个小孩购买了新衣服、学习用具等。沉静了多年的家庭又有了笑声,王成明在脱贫路上也有了希望。
云阳县宝坪镇永高村4组向松家庭比较特殊,父亲2009年患癌症去世,母亲患有精神病,发病时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弟弟向柏林在上小学,家庭的重担压在还在读初中的向松身上。向松处于半学半农的状态,一个家庭在风雨中摇摇欲坠。2012年5月,政协委员、重庆国梁建设集团董事长聂经培下乡时听到了向松家的事后,及时找到向松,了解他和弟弟的学习状况,并表示只要他俩愿意读下去,他就一直帮下去。打那以后,聂经培就和向松俩兄弟结成了帮扶对象,每学期开学前他把兄弟俩的学费、生活费足额打给他们,每年春节时都要给兄弟俩买一身新衣服。2013年向松初中毕业考上盘石中学后,聂经培更加倾注了心血,不仅经济上给予保障,而且引导向松立下志向,要用自已的知识来改变家庭的面貌。2016年向松高考成绩上了三本线,向松向聂经培流露出想再复读一年考上好点学校的想法,聂经培当即支持,并表示费用问题不要担心。经过一年的努力,2017年向松考上了重庆师范大学。当向松手持录取通知书,高兴地向聂经培报喜时,聂经培眼里噙满了幸福的泪水。弟弟向柏林初中毕业后外出务工,如今生活也有了保障。
陈海燕、夏晓华、卢建明、谭博文……一大批委员在云阳3649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为脱贫攻坚战役中留下了许许多多让人赞颂的事迹。(谭云翔/文 云阳县政协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