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9年01月04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品牌兴农”公益宣传行动
版面翻页
“品牌兴农”公益宣传行动
04

北碚:一花带动万花香

□ 作者 陈福厚 张长荣

地处缙云山麓、嘉陵江畔,北碚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尽得发展生态农业之先机。530年前,得益于此的北碚静观,一株株腊梅悄然绽放,独特而浓郁的梅香一扫寒冬寂寞与寒意。

“一花一世界,万花共飘香”,500年后的今天,静观腊梅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近年来,北碚区更是突破腊梅单一优势,推动全区花木产业实现转型升级,依托生态景观优势,推动农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走上向休闲度假旅游业和都市现代农业转型发展之路。素心村和“素心腊梅”,就成为解剖该区品牌兴农的“小麻雀”。

腊梅含苞欲放 邓公平 摄

墙内开花墙外香

每年一二月份的北京,寒风呼啸,百花凋谢。这时对于生活在城里的人来说,嗅嗅花香乃奢侈之举。可顺义区的欧阳娜苒家的花瓶里会定期换上一大束来自北碚区静观镇素心村的新鲜“素心腊梅”,浓郁的腊梅花香弥漫在家里每个角落,温馨无限。

此时,在沿海多个城市的美容会所里,“素心腊梅”精油一股股沁人心脾的幽香,正让爱美女士更增魅力。

这只是“素心腊梅”走出重庆的一个缩影。

“种艳一枝梅花,富裕一方百姓,壮大一个产业。”这是北碚区政协秘书长方艳对静观镇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评价。

上世纪九十年代前,重庆乃至国内其他地方很少有把腊梅种植当成产业来做的,腊梅只被当作一种普通花卉,其经济价值并未体现出来。

直到邓远富等一批村民在寒冬时节砍下腊梅花枝,拉到北碚街头和主城,换回大把大把钞票的时候,腊梅才开始成为大家眼中的“稀罕货”,梅香逐渐弥漫在主城区的大街小巷。

老邓家一年的收入从最初的几百元逐渐增加到2000年的近万元,家里盖起了新房,房后7亩多山坡地也全种上了腊梅。渐渐的,村民尝试压条繁殖腊梅,村里卖鲜花、做干花的农户也多起来,到2000年前后,静观腊梅打出了名气,种植规模一度发展到2000多亩。

与此同时,当他们发现简单种植、初级售卖的腊梅开始呈现同质化竞争的趋势,村民们开始谋求突破路径。

“我们通过腊梅深加工延伸了腊梅产业链,在拓展干花、精油和纯露的同时,尝试探索腊梅保鲜,能实现经汽车、飞机等长途运输后少掉花,让线上线下购买的差别不大。”静观镇素心村党支部书记李伟介绍到。

与此同时,在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和努力下,北碚区邀请来自北京的园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榆教授为当地腊梅产业把脉,将花瓣厚、香味浓、色泽鲜艳的“素心腊梅”作为全区优质腊梅培育品种。随后,该区大范围地组织开展选育、嫁接繁殖,腊梅花的观赏性和商品性大幅提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素心腊梅”已培育出3个优势品种,产量比现有的普通腊梅花品种提高30%,观赏性好,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若将腊梅花现有品牌进行结构调整,今后5年收入可提高1—1.5倍。静观镇2017年的腊梅鲜切花收入为4000万元,未来可提高到年收入6000—8000万元,更能发展成为推动贫困地区精准扶贫的好项目。”北碚区政协副主席、《北碚区发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调研报告》课题组分管领导韩燕对“素心腊梅”的未来信心十足。

为做大“素心腊梅”产业,北碚区将静观镇作为腊梅主要种植基地和重要花卉产业基地。还将腊梅种植核心区的斜石村、川心村、龙洞村三个村合并为素心村,并引导该村组建了重庆素心腊梅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静观腊梅种植规模发展到近万亩,成为我市最大的连片腊梅种植基地,占据重庆腊梅绿化苗木市场九成左右的份额。

墙内开花墙外香。如今,“素心腊梅”每到冬季便畅销北方多个城市,腊梅类的精油、干花、纯露等已成为上海、广东等沿海城市一些美容机构的“特色产品”和“秘密武器”,引领行业发展。

腊梅花精油

带动百花齐绽放

阳光下的素心村绿树掩映,带有巴渝民居特色的村庄秀丽如画,在阳光下显得明媚宁静。

“我们不但销售腊梅鲜花、干花、精油和纯露,还销售玫瑰花、菊花、桂花、栀子花等花卉相关产品,以及花卉酿的酒、制作的土特产、香水与手工皂等产品,腊梅产业链不断发展延伸。”2018年6月1日,村委会的超市里,北碚区政协正在调研该村的产业发展情况。当看到该村挖掘花卉资源,打造出一系列产业链条时,他们深受震动。

挖掘优势资源,拓展产业链条,做大做强花卉产业——这是素心村一直努力的目标。通过不懈地努力,目前该村共有花木品种106个,规模以上花卉精品园6家,花木企业主11家,农特种植合作社60个,种植人员1400人。

素心村深度挖掘并延伸“素心腊梅”的产业链条,进一步开拓桂花、栀子花等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开发价值的花卉产品,每一种花卉都按照腊梅花的产业链条进行“复制”性开发。如今在素心村,游客不但能品尝腊梅茶、腊梅酒、腊梅面等特色产品,还能品尝桂花、栀子花等制作的茶、酒、面等特色产品。

“缙云千卉艳,山乡尽芬芳”。素心村的发展只是静观镇花卉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目前,该镇共种植花木面积3.8万亩,营业收入3.7亿元。其中,静观腊梅种植面积4500亩,占全区总面积的98%以上,静观获得了“中国腊梅之乡”称号。并由此形成了腊梅鲜切花、腊梅干花、腊梅精油、腊梅桩头盆景4大产品布局。

有了好的产品,还需要打通销售渠道。北碚区深谙其道。

在北碚区党委、区政府的引导下,静观镇带领各村打造农村电商平台。2017年,素心村通过电商平台,为农户销售农特产品3160批次,经营收入126万元。其中,食用类农产品1150批次,产品加工类850批次,种植特色农产品1160批次,线上线下“素心腊梅”鲜花切枝30万枝。

花农出售腊梅

花乡盛开“产业花”

阳光下的素心村绿树掩映,带有巴渝民居特色的村庄秀丽如画,在阳光下显得明媚宁静。

“我们不但销售腊梅鲜花、干花、精油和纯露,还销售玫瑰花、菊花、桂花、栀子花等花卉相关产品,以及花卉酿的酒、制作的土特产、香水与手工皂等产品,腊梅产业链不断发展延伸。”2018年6月1日,村委会的超市里,北碚区政协正在调研该村的产业发展情况。当看到该村挖掘花卉资源,打造出一系列产业链条时,他们深受震动。

挖掘优势资源,拓展产业链条,做大做强花卉产业——这是素心村一直努力的目标。通过不懈地努力,目前该村共有花木品种106个,规模以上花卉精品园6家,花木企业主11家,农特种植合作社60个,种植人员1400人。

素心村深度挖掘并延伸“素心腊梅”的产业链条,进一步开拓桂花、栀子花等既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开发价值的花卉产品,每一种花卉都按照腊梅花的产业链条进行“复制”性开发。如今在素心村,游客不但能品尝腊梅茶、腊梅酒、腊梅面等特色产品,还能品尝桂花、栀子花等制作的茶、酒、面等特色产品。

“缙云千卉艳,山乡尽芬芳”。素心村的发展只是静观镇花卉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目前,该镇共种植花木面积3.8万亩,营业收入3.7亿元。其中,静观腊梅种植面积4500亩,占全区总面积的98%以上,静观获得了“中国腊梅之乡”称号。并由此形成了腊梅鲜切花、腊梅干花、腊梅精油、腊梅桩头盆景4大产品布局。

有了好的产品,还需要打通销售渠道。北碚区深谙其道。

在北碚区党委、区政府的引导下,静观镇带领各村打造农村电商平台。2017年,素心村通过电商平台,为农户销售农特产品3160批次,经营收入126万元。其中,食用类农产品1150批次,产品加工类850批次,种植特色农产品1160批次,线上线下“素心腊梅”鲜花切枝30万枝。

腊梅观赏区

村民采摘玫瑰花

腊梅园一角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