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镇活过来火起来
—— 巫山县政协开展监督性视察
通讯员 向 波
2018年12月6日,位于大宁河和长溪河交汇处的龙溪古镇,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巫山县政协主席会议视察团对龙溪古镇保护与利用工作开展监督性视察。
鲜红的委员视察证,为青瓦灰墙的古镇增添了一抹亮色。然而,当一番实地察看后,主席会成员们眉头紧蹙:市级文保单位抗战遗迹“六角碉堡”受损严重;巴渝风情浓郁的板壁房,有的椽木檩条摇摇欲坠,有的已经垮塌;计划经济时代热闹繁华的供销社如今已变成了菜园……
“龙溪古镇是巫山的宝贝,再不好好保护就可惜了”“不能让子孙后代站在空地上寻找乡愁”……主席会成员们的话语中充满了“辣”味。
“资金缺口大,我们仅争取到800万元左右资金,而修缮完好却需要4个亿”“产权归居民所有,居民因生活需要翻新重建破坏了古镇整体风貌”……龙溪镇党委书记李开雄心有余而力不足,希望把龙溪古镇纳入金三角环线,按照4A级标准打造成旅游景点。
“对于龙溪古镇的保护,我们的工作有很多没做到位的地方。按照现行的管护模式,龙溪古镇的损毁程度将逐年加剧。”陪同视察的巫山文化委副主任刘昌兵主动自我“揭短”,并忧心忡忡地说。
“龙溪古镇对巫山来说是稀缺资源,但从全市来看,需要保护的古镇很多,争取专项资金是关键。”县政协副主席曹诚仲建议,龙溪古镇要主动跑、多汇报,切实把古镇保护好。
“商贸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建筑文化是龙溪古镇的魂,开发利用时古镇的魂不能丢。”县政协副主席聂必红认为,龙溪古镇的体量小,要适度扩大区域,整体包装。同时,要做好营销造势,特别是发动龙溪人宣传龙溪古镇。
“建立健全古镇保护与利用的组织机构,避免各自为阵。古镇保护要专家专业维护和本地居民日常管护相结合”“综合考虑交通区位、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有利因素,把古镇的保护开发与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结合起来”“要树立‘用起来才会活过来,活过来才会火起来’的理念,打造会呼吸的房子,有故事的建筑,有人气的街区,有文化的古镇”……主席会成员们纷纷建言。
县政协主席刘大勇指出,龙溪古镇保护刻不容缓,要明确对古镇保护的主体责任,强化古镇保护工作措施,实现可持续保护。他希望巫山县文化旅游部门、龙溪镇党委政府认真梳理、全面分析政协所提建议,及时整改落实。同时,他表示县政协将持续关注古镇保护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帮助协调呼吁,为助推龙溪大地展现人文精神美和山水自然美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