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里的共识
—— 南岸区政协全会创新开展主题协商小记
通讯员 方 莉
“开会就要像这样,要开解决问题的会。”1月9日下午,南岸区政协十届三次全会第一联组聚焦“大数据、大健康、大生态”,围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开展重点协商,区委书记郑向东在会上由衷地感叹。
今年,南岸区政协创新性地在政协全会上开展主题协商,让党政主要领导、相关部门与委员们充分讨论,掀起了促进南岸高质量发展的“头脑风暴”。
“沙师弟是一个物流方面的大数据平台。我们发现,目前政府部门向民营企业开放数据还有顾虑,信息孤岛现象严重。”来自沙师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王植委员首先发言,呼吁企业与政府部门共享数据,推进大数据与产业深度融合。
郑向东当即询问南岸区工商分局局长齐琦的意见。
“没问题。”齐琦回应,工商部门主要有市场主体和征信两个方面的基础数据,下一步他们将加强和各部门间的合作,实现数据共享,为企业做好服务。
“南岸智能制造已经布好了局,中国智谷(重庆)也在南岸,做大做强智谷的关键在人才。”来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的张炎委员提出“人才是智谷发展内在动力”的观点,得到郑向东充分肯定:“要做好顶层设计,将南岸打造成人才聚集高地”。
来自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的张正元委员认为,南岸应走大数据+大健康的特色发展之路,打通风向(需求)→技术→产业化的任督二脉,形成良好的大健康产业生态。
多年在海外从事健康医药产业的游建伟委员接过话筒:“要根据市场需求,整合相关资源,建立重庆国际医学中心,错位发展健康旅游产业。”
话音刚落,郑向东就向游建伟抛出了橄榄枝,希望他当南岸的医疗健康产业顾问。
高潮一个接着一个。委员们直奔主题,切中肯綮,让郑向东频频颔首点赞。
“委员们的建言找准了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亮点、突破点、着力点,我们将充分吸纳,转化为有力的工作措施。”郑向东对区政协的创新做法大加赞赏,并要求定期开展这样的“头脑风暴”,激发更多的思想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