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防治不能舍本逐末
——沙坪坝区政协委员聚焦生态环保
通讯员 李帙奇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环保”这一话题是每年“两会”都会出现的高频词。在沙坪坝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分组讨论中,委员们围绕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踊跃发言,提出了不少新想法。
“希望政府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机制,以自然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历史背景等因素来综合考量区域、流域顶层设计,形成科学、合理、有序的空间开发格局。”陈琳委员建议,要完善生态环保目标责任体系,环境管理的主体要由单纯依赖政府管理发展到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居民共同参与,整合不同领域、部门和不同层次的监管力量。
“我觉得这个建议很好,环保监管纵向要进一步理顺中央、省市、区县、乡镇等各层级监管责任,横向要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企业、高校、社会单位参与环保管理的责任范围。”陈杰委员建议,还要进一步加强职能部门之间的统筹协调,设立协调机构统一领导,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定期召开协调会议,通报部门工作进展,推动工作落实。
针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特点,童曦委员认为,应分别制定生态补偿标准,形成系统、动态的生态补偿标准体系,不断扩大生态损害补偿适用范围,对所有违法排污行为开征生态损害补偿费用。
“在GDP考核压力下,粗放的生产模式尚未根本扭转,‘重末端治理,轻源头控制’的问题仍未解决。”赵会明委员直指问题并建议,要切实落实环境保护责任规定,严格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研究制定体现不同区域特点和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办法,运用党纪、行政、法律等手段,全面压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
“要进一步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和水平,监管模式要从被动忙于末端治理向主动强化源头治理转变。”付凯委员建议,“还要采取交叉执法、夜间执法、周末执法、更换车辆等方式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建立监测与监管执法联动快速响应机制,由点及面,由各自为战向部门、区域联动,由突击战向持久战转变,实现污染防治一盘棋。”
……
在听取委员们发言后,沙坪坝区政协主席黎万宏强调,相关部门要制定专项规划,加大联防联控及综合整治力度,提升环境治理科学化、精准化水平,夯实生态环保主体责任,推动生态环保全民行动,确保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