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幸福年味
走进“小城故事”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小城故事”。今年春节回家,何不漫步走进家乡的“前世今生”,一起过个文化年!
“我一家人在外漂泊几十年,回到永川六年多,这是让我感到最震撼、最温馨的一件事!”三个多月前,永川博物馆正式开馆,区政协委员、画家刘阿本言及此事至今仍激动不已。他说,这是他父亲刘声道先生作为永川1至6届政协委员的心愿,“父亲呕心沥血之作、险些流落他乡的国画《春山白云苍龙图》也被博物馆永久收藏,这是对老人家最大的告慰!”而在博物馆陈列布展过程中,刘阿本作为政协委员专家组成员也参与其中,更令他倍增归宿感和荣誉感。
新时代的家乡文化坐标,既是漂泊游子共同的精神家园,也是城市新生代喜爱的文化乐园。“快看,这是上游永川龙!”“宝峰恐龙化石还是镇馆之宝呢!”2月6日,记者在永川博物馆看到,前来参观的人群摩肩接踵,其中不乏随父母一起回家过年的中小学生,带给他们最大惊喜的当属“恐龙故园”里展陈的恐龙化石。“上游永川龙是全球发现的第一具肉食性恐龙……”好多学生都是“恐龙爱好者”,说起恐龙历史来如数家珍。之前他们都曾在重庆自然博物馆内见过上游永川龙化石“真身”,现在又在这里看到了永川本地挖掘出土的巨型永川龙、上游永川龙、宝峰恐龙三具恐龙化石,个个脸上都洋溢起对家乡的自豪感。
远古追踪、唐风宋韵、书画艺术……在扶老携幼其乐融融的“文化盛宴”现场,充满着兴奋、愉悦和幸福,更凝聚着认同、骄傲和力量,归乡的人们用一起过个“文化年”的形式,细细品味着家乡的前世今生和美好未来,尽情感受着城市的厚度和温度。(凌 云)
当老农爱上微信
2月8日,农历正月初四中午,荣昌高新区梧桐安置房小区里,开小超市的张标在门前摆下几张桌子,招待亲朋好友。
席间,免不了摆“龙门阵”,一位60开外的长辈喝下两杯酒后,高声地与同席的另外几位比他年纪还大的老者说起了微信:“这东西方便得很,卖菜不用为零钱费神,分分钱都能收,大家都不吃亏。”这位长辈擅长种蔬菜,时常进城卖菜,自从使用微信后,现在基本不带钱包了。听他说话的几位老者,有羡慕和好奇的,纷纷打探其间的“奥秘”。
在这一席的旁边,张标的母亲缠住了在外地上大学放假归来的孙女。这位年近7旬的老人,放弃了声音大、字体大的老人机,新买了一部智能手机,原因竟也是为了上微信。老人拿上新手机,带着纸笔,“虚心”地向孙女请教怎样发送微信文字和视频。在孙女的指导下,她小心翼翼地滑动屏幕,并把步骤详细地记在纸上。这位务农多年的老人,土地被开发了,住进了安置小区,闲下来之后,爱上了跳坝坝舞。但让她烦恼的是,跳舞的活动安排最近不再用电话通知,而是在微信群里发布。一向积极参加活动的她感觉被边缘化了,所以决心学会用微信。
老人们的微信“龙门阵”还在继续。“触网”,让城市与乡村,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的距离正在缩小。(邓永宏)
乐享温泉好清爽
大年三十,在缙云山麓的北温泉度假区,人头攒动。不少市民纷纷选择来此,在青山绿水间,畅快地泡掉过去一年的辛劳疲惫,清清爽爽迎接新春的到来。
大年初二,在上海工作、已五次来过重庆的傅女士,再次来到有着“温泉之都”美誉的重庆过春节。在重庆籍同学的陪同下,她也来到了离主城不远、环境清幽的北温泉。
来自市文旅委的统计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泡温泉成为了不少市民热衷的新选择。九龙坡贝迪颐园温泉、沙坪坝融汇温泉、渝北统景温泉、璧山金剑山温泉和巴南东温泉、南温泉分别接待游客2.79万人次、2.01万人次、2.76万人次、11.39万人次和6.26万人次、6.76万人次。
北碚作为中国温泉故里,温泉旅游更是大放异彩,缙云山北温泉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50万人次,同比增长50%。其中,北温泉接待游客1.03万人次,同比增长118.95%;柏联温泉酒店、悦榕庄、心景温泉酒店、海宇温泉酒店等特色温泉酒店平均客房入住率高达95%。
如今,利用丰富的温泉地热资源,打好“温泉牌”,已成为重庆旅游提质升级的重要举措,也为市民乐享高品质生活提供了好去处。(黄笛森)
舒心回家路
记忆中,春节最繁忙的地方就是车站。回家团圆,是最具有中国年味儿的温暖愿望。大年三十这天,在出发去车站的路上,我的心里还有点担心,购票是否会排起长龙,等待一个上午才能出发。
来到四公里公交枢纽站,我的担忧被交通出行的智能化、便捷化打消了。
候车大厅里,人工购票窗口和自助购票窗口一字排开,乘客们有序排队买票,已经在网络上成功购票的乘客,1分钟不到便可打印出车票,购票大厅早已见不到曾经人山人海、混乱无序的画面。更让人感到贴心的一处细节,是大厅增设了大量供候车乘客休息的座椅,仔细一瞧,座椅全都是电动按摩椅。如果乘客感到疲劳,只需要拿出手机扫一扫座椅扶手上的二维码,便可以享受10分钟左右的按摩服务。这一贴心细节服务,与以前艰难的回家旅途比起来,实在是舒心太多。
曾经的回家路,长途的颠簸和买票难、排队久的痛苦冲击着那份回家喜悦,如今串联四方的轨道交通与交通枢纽站无缝对接,智能化的购票系统省去大量排队时间,回家的路更舒心、更通畅。除了长途大巴,如今丰富的交通出行也给千万归家心切的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相隔千万里也已变成朝发夕至的现实。(程 卓)
老屋的价值
大年初二,回到妻子的老家垫江县鹤游镇分州村,到亲戚家作客,看到不少人去房空的老屋。这些老屋,静静地伫立在村庄里,成为一个个乡愁,铭刻久远的记忆。
遥想当年背井离乡的知青生活,所住的土屋在生产队保管室旁边,10多个平方,泥巴地面,比起这些老屋,差得很多。
在那个年代,今天这些老屋可是农人理想的栖居之所。一代一代的农人在这里繁衍、生长,女儿从老屋嫁出去,儿子从老屋分家出去,孩子考学从老屋跨入高校,年轻后生从老屋成为城市打工崽……
改革开放春风化雨,广阔山乡变化喜人。腰包鼓起来的农人修起幢幢新楼,老屋被替代;农人置业城市举家迁徙,老屋被空置……农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告别老屋势所必然。因此,老屋存在的价值,是中国农村一天天好起来的最好见证。(邓 艺)
文化迎春
燕衔喜信至,巴渝春色浓。春节期间,重庆以文化做内容、旅游做市场,积极开展种类繁多、多姿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各区县备满了文化味十足的“年货”,不仅让市民和游客大饱眼福,也营造出一个欢乐、祥和、有年味的春节。
图为江北区举办的第十五届迎春文化艺术节,吸引众多市民观看。 龚伟 摄
图为酉阳县龚滩古镇传统民俗表演,让游客感受到浓郁的土家年味。 陈碧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