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的脚步 奋进的力量
—— 住渝全国政协委员走进两会时间
住渝全国政协委员满怀豪情步入会场
本报特派记者 文博/文 龚伟/图
当时光的指针再次指向3月,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如约而至。
怀揣同一个梦想,秉持同一种力量,肩负全市人民期盼与嘱托的33名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带着高质量的“委员作业”,奔赴祖国的“心脏”北京,与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同频共振,续写春天里的梦想和荣光。
3月2日清晨,坐标重庆,薄雾。住渝全国政协委员陆续抵达江北国际机场候机厅。“今年我将持续关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你有什么意见”“去年你提的建议落实得如何”“今年你准备了什么提案”……一见面,委员们便提前进入了两会模式,互相探讨观点、修改完善提案、接受记者采访。
“基层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我关注的重点。”住渝全国政协委员、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院长杜惠平坦言,去年,他赴基层走访调研了20几所中小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屡屡被受访者提及,“去年走访调研只能打个90分,今年还要加大力度,力求深度。”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珠算重新纳入小学数学课程是住渝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黄燕苹的呼声。今年1月3日,义务教育课程修订启动会的召开,让黄燕苹看到了契机。她打算趁着义务教育课程修订的东风,助力珠算回归课堂。
同样关注教育的还有来自基层的住渝全国政协委员钟正菊。她表示,将聚焦“订单式”职业教育建言献策,助力企业发展获得更多的对口人才。
上午11时,飞机准时启航。一路向北的航程,智慧风暴持续在线。
聚焦营商环境打造,工商联界别的涂建华和民盟界别的刘文贤两名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开启热议模式,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市场监管尺度不清晰、政策措施落地难等问题积极探讨应对之策。
产业扶贫路在何方?乡村生活污水排向何处?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监管从何处着力?余国东、严琦、王煜宇等住渝全国政协委员不约而同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广袤乡村,期望找准产业振兴与精准扶贫的结合点。但关注不止于此,从高质量发展到生态环境保护,从法治社会建设到营商环境打造,从民生项目推进到乡村振兴实施……委员们一路热议、一路畅聊,用枝叶关情的责任担当回应着重庆的乡音乡情、民呼民盼。
3日15时,坐标北京,艳阳。天安门广场,春风和暖。委员们沐着新时代的春风,步履铿锵地走进人民大会堂,共赴这场春天的盛会。
住渝全国政协委员们深知,2019年不仅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70华诞,而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一种催人奋进的磅礴力量正在孕育,梦想的力量,奋进的力量,在春天的时节里拔节成长、蓄势即发,唯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方能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