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敬业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小组审议
加强理论研究 回答“时代之问”
本报北京讯 (特派记者 彭世祥/文 龚伟/图) 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社法委副主任徐敬业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小组讨论会上提出建议,加强理论研究,回答“时代之问”。
“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加强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大团结大联合,担负起把党中央对人民政协工作的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徐敬业分析说,汪洋主席所作的工作报告,在客观总结成绩的同时,指出政协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重点集中在政协的自身建设方面,特别是完善制度机制以及加强队伍建设等工作。
为此,围绕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精神,徐敬业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继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重要思想的理论研讨。分片区举办研讨会总结、交流和推广各地政协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最新成果。结合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员主题教育,着重围绕回答汪洋主席提出的三个“时代之问”深入开展理论研究,更加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新方位新使命,为推动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是探索建立思想政治引领的评价机制。根据政协章程要求,进一步明晰各参加单位、政协委员、界别组织思想政治引领主要任务、职能职责、工作方式、评价标准,并将之纳入年度考核评价、履职报告、“委员作业”的重要内容;完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机制,进一步配套衔接政协党的建设工作、履职各环节制度机制等,更好地落实总书记提出的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工作的中心环节的工作要求。
三是加强对地方政协组织的理论指导。围绕地方政协如何发挥专门协商机构、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作用加强调研,探索县级政协推进履职工作向基层延伸的运行机制和有效途径,完善委员联系群众制度,明确委员应在所代表的界别内加强与群众联系的任务、内容和要求,更好发挥委员在界别群众中的引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