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发展遇难题 民革党员出实招
本报讯 “目前在多款导航软件上,中坝岛的地名未标注或被标注为岛上不被人熟知的小地名,建议主动与相关软件公司联系更正,并结合游览景点细化岛内地图。”3月12日,民革江津区委会到该区石蟆镇中坝岛开展调研活动,调研组成员罗小菊提出的建议得到一致赞同。
石蟆中坝岛位于江津区西部石蟆镇羊石社区,处于重庆市江津区与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交界处,幅员面积约2.7平方公里,是万里长江“入渝第一岛”。岛上依托长江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岛上有500余亩古龙眼树林、1000余亩优质甘蔗林以及连片油菜花田,田园风光秀美,更有清同治十年修建的古四合院建筑群“五福庄园”、由巨石自然风化和冲刷而成的“千年神龟”等独特的人文和地理景观。
近年来,随着近郊游、乡村游的不断升温,到中坝岛游玩的游客与日俱增,中坝岛发展旅游面临的问题逐渐显现,为解决中坝岛发展困境,民革江津区委会组织部分民革界别政协委员并邀请区政府及部门相关负责人组成调研小祖,开展中坝岛旅游发展专题调研活动。
在实地查看了甘蔗林、“五福庄园”“千年神龟”等景观,了解中坝岛发展现状后,调研组成员、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相关负责人、石蟆镇政府及羊石社区相关负责人就交通状况改善、环境保护、文化挖掘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展开交流讨论。罗小菊委员认为,除了提升小岛知名度,还应在修建环岛游步道、开辟环岛自行车游项目等软硬件上下功夫。卞先晟委员则建议拓宽连接登岛码头公路,完善码头配套停车场。“还可以利用岛上丰富的甘蔗资源酿酒、开发饮料。”调研组成员、区农委高级农艺师苏家奎建议,“用甘蔗林遮光和羊肚菌需要避光生长的特性,在甘蔗林中套种羊肚菌,提高经济效益”……
“随着中坝岛旅游不断升温,当地群众要解放思想、积极探索,逐步提高接待能力,提升旅游产业质量。”江津区政协副主席、民革江津区委会主委李祖琪指出,中坝岛开展旅游开发工作时,要提高政治站位、抓好自身定位,结合生态和土地保护,抓紧时间启动规划工作。调研组成员要做好调研,既要摸清中坝岛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又要认真学习岛屿开发与保护的好经验、好做法,梳理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为促进中坝岛发展献计出力。(董志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