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9年03月19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专题
版面翻页
专题
04

为老区医疗健康撑起一片蓝天

——城口县人民医院深化改革纪实

城口县是重庆最偏远的地区,其医疗条件在全市区县中相形见绌,曾经有人总结出该县医院的四个"唯一":唯一没有二级甲等医院、唯一没有主任医师、唯一没有核磁共振等大型设备、唯一没有重症医学科……可是,短短几年时间,城口县医院蓬勃发展,年医疗业务迅猛增加,这其中有什么秘笈?

民生大事牵动初心

大力发展县医院的硬件与软件的实力,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全面提供帮助与支持,让偏远地区,大山深处百姓也能够顺利就地就医,一切以民生为出发点,这就是为政者的初心。

2016年7月25日,中共城口县委召开全县卫生工作专题会议,重点研究县人民医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工作,对该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置等给予了优厚的政策支持。

2018年4月16日,县委书记阚吉林再次率队来到县人民医院调研创建二甲医院工作,在重症医学科实地查看办公环境、管理服务等情况。他强调,要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契机,不断提升医院管理和服务水平;以提高质量为中心,不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以创建二甲医院为抓手,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

2018年6月28日,县政协主席何国兵带领相关部门到城口县人民医院调研二级甲等医院创建工作,并对创建工作进程提出了相关建议。

县政府副县长伍咏梅作为分管县领导,多次到该院开展二级甲等医院创建工作督查,并要求县卫生健康委员会积极配合该院推进创建系列工程。

2018年7月11日,阚吉林主持召开十三届县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明确12个全力攻坚突破的重大改革项目,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名列其中,而县医院深化改革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阚吉林要求各牵头县领导和责任单位明确时间进度、工作要求,全力以赴抓好落实,持续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科技兴院、人才兴院、信息化兴院、质量兴院,破除以药补医,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价格调整、远程诊疗服务、医保支付制度完善等为重点,实现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的运行新机制,逐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明显提升县级公立医院看大病、解难症水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努力让群众就地就医。

精英人才成为中坚

说到医疗业务迅猛增长的原因,城口县人民医院院长杨凤李道出简单四个字:人才、设备!

是的,从2016年开始,城口县试点推出人才引进新举措,“不拘一格降人才”,卫生、科技、教育、农业这些行业,需要人才的,能够引进急需人才的,马上办理,破格引进,解决编制、住房、经费、待遇。

一时间,城口县人民医院的紧缺人才陆续到位。能够不辞艰险、不畏偏远扎根山区医疗前沿,这不仅仅是待遇的吸引,更是知遇之恩的回应。

如今在城口县人民医院门口,9名外聘专家的展板备受患者们关注,其中有来自三甲医院的、军队医院的,全都是在各自领域深耕10年以上的医界精英。

刘甲才原是吉林人,长期在三甲医院工作,在这次人才引进行动中,他担任该院脑外科副主任医师。进院伊始,就成功为两例“重颅脑外伤”和一例“颅内深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了开颅手术和颅内血肿清除术,及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医院的引才工作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杨凤李说,县医院的脑外科业务过去几乎为零,而这两年光脑外科手术就做了100多例。此外,医院引进的心内科、麻醉、妇科等专家,也弥补了医院的发展短板。

长期以来,城口医疗人才匮乏。过去大家常说在城口“看不好病,号不准脉”,而如今,城口县人民医院不仅留住了当地的病人,还吸引了周边区县的患者上门就诊。

“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杨凤李说,人才匮乏的原因是过去本地考出去的大学毕业生都不愿意回城口,而外地的人才因为种种原因也没法引进来,现在问题都解决了。

医疗水平提升,管理和后勤也要跟上。杨凤李介绍,在近两年引进人才的工作中,该院也考虑了管理类人才。

“过年回老家没得,想不想回老家来上班嘛?”2016年春节,杨凤李拨通了廖邦卿的电话,他的心里有些忐忑。在杨凤李看来,对方定居在沈阳这样的大城市里,曾经担任沈阳军区卫生部的卫生处处长,有着丰富的医院管理经验,如今退休,不知道愿不愿意从大城市回到老家城口工作。

“我是土生土长的城口人,肯定愿意回来!”电话那头,廖邦卿当即表了态,而他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解决妻子的工作。

县医院向人事局作了紧急汇报,希望能立即解决好廖邦卿随迁妻子的工作问题,确保人才引得进、稳得住、能长久。

近年来,城口县对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经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可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策。

杨凤李说,廖邦卿到院后任副院长,他干练有素的军人作风、严谨科学的管理手段,很快让医院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水平大为提升。比如,他牵头成立了回访中心,为患者提供回访、咨询、投诉等服务,从而倒逼科室服务质量提升,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目前,城口县人民医院3名院领导班子中,有2名是引进的人才。去年,国务院医改办调研组专家到城口调研公立医院改革经验,对城口县人民医院的评价是:做法力度大,思路超前。

现代设备奠定根基

“颅内肿瘤”切除这样的大手术,小小的城口医院能行吗?2018年1月4日,城口县人民医院打破质疑,创造了奇迹。

2017年12月28日,64岁的患者周某某辗转来到城口县医院就诊。进行核磁共振及增强CT检查后,医院脑外科邀请中心多个学科教授,通过网络远程为患者网上会诊,最终确诊为“颅内肿瘤”。主治医生曾建议该患者转上级医院进行手术治疗,但由于患者家庭困难,实在没能力外出就医,恳求在县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经过多个学科的专家对患者病情进行了分析、研判,认为县医院具备手术指征和手术条件。在引进的脑外科专家指导下,2018年1月4日,历经3个多小时的艰难手术,成功为患者切除了脑部肿瘤。

这是该院建院历史上第一例颅内肿瘤切除手术,有效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保障了患者的健康,扛起了白衣天使的担当。

此次手术为这名农村患者节约了大量的医疗费用。按市级三甲医院收费标准,这类手术的次均费用接近10万元,且报销比例低,而在县医院只花费了2万多元,且医保报销比例高于三甲医院。由此估算,至少为患者节约了6万元的自付费用,有效预防和挽救了一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

其实,“首例”的记录在2018年的县医院屡屡被刷新。2018年3月28日,城口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开科后,大量危急重症患者留在了本县、住在了本院,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为更多重症患者打开了生命通道。截至目前,重症医学科已成功救治170名患者,这为大型手术的开展和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年9月13日,在内一科朱来武教授的带领下,医护团队默契配合、精心操作,历时2个半小时,该院首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顺利完成。术后,起搏器工作正常,60岁的女患者病情稳定……

9月23日,该院为一名51岁的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进行了左肝叶切除术,手术历时5个多小时,手术过程顺利。而这次手术的开展同样填补了县医院对复杂肝叶切除技术的空白……

一个个“首例”的成功突破是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的重大提升,更是县委、县政府通过公立医院改革加大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不断引进医学人才、配置大型医疗设备、大力实施“互联网+医疗”的不凡之举。

跨越发展造福一方

1.5T核磁共振、32排16层螺旋CT、DR数字成像系统、四维彩超、奥林巴斯290电子胃镜……这些曾经只在重庆主城大医院才能见到的设备,如今在城口县医院也装备到位。各类医疗设备总价值达6500万元,较2014年增加了近5000万元。设备升级换代为医疗服务提供了高质量的保证。

与此同时,县医院还接受各地医疗机构扶贫捐赠的价值70万元的医疗设备16台件,并积极探索租赁模式更新设备,进一步弥补设备购置资金的不足。

伴随着医疗设备更新投用,医疗业务也大幅攀升。数据显示,2015年城口县医院共实施手术1300多例,就诊约12万人次;2018年手术超过1901例,就诊超过16万人次。而医药占比也从过去的63%,缩减到了今年上半年的26.48%,以药养医的比例大大降低,医患关系逐步构建起了信任、友善、和谐的氛围。2018年,县医院共收到患者送来的锦旗35面,患者口头和书面表扬68起,得到县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救死扶伤,造福一方。城口县人民医院的跨越式发展,托起了山区人民的殷切期盼。

茫茫大巴山区,已然见证白衣天使们呵护民生、甘于奉献的坚定步履。(黄正宇 官忠杰/文 城口县人民医院供图)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