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县政协驻村工作队推广立体种植
香树村林药双赢
本报讯 “要趁春雨季节,及时把树苗种植下去。”连日来,来自巫溪县政协的驻白鹿镇香树村第一书记周世品带领驻村工作队组织全村精干力量奋斗在田间地头,指导贫困户种植核桃树苗,并在500多亩核桃树下套种中药材300亩。
“之前我们村种独活的种独活,种核桃的种核桃,收入都不高。现在采用立体种植模式,在核桃树下套种中药材,收入立马提高了。”春日的香树村一片新绿,春光迷人,但周世品却没有心思欣赏,村里的山上新栽了一批核桃苗和中药材,这些可是整个香树村95户贫困户的“金苗苗”,他每天都要上山去看看。
白鹿镇是有名的“核桃之乡”,所产的薄皮核桃已成规模,每年核桃成熟期均有客商前来收购,具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香树村属于巫溪县16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全村山高坡陡田地少,位置偏僻、发展落后,村内青壮年多外出打工,仅有老人孩童留守。近年来,香树村通过脱贫攻坚政策,帮助贫困户种植核桃树。
村里共栽植了8854株核桃苗,但核桃苗栽种后,需要几年才能见效益。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县政协驻村工作队了解到香树村有10多年种植中药材的历史。为了有效利用核桃林下空间,实现一地两收,县政协驻村工作队请来巫溪县林业局专家,指导村民在核桃树下套种独活和通草等中药材,并由村支两委统一规划、统一供种、统一技术。
周世品算了一笔账,村里新种的核桃树,需要三年时间才能达到盛果期,独活和通草却不需要这么长时间。林下套种中药,即没浪费土地,种植户生活又有了保障。“1亩丰产期的核桃能赚3000元,1亩独活至少可以赚2000元,两项加在一起,贫困户的收入一下子就上去了。”
目前,香树村的林下经济已初具规模,“一地两收获、一地生二财”的发展模式,得到该村贫困户的广泛认可。(吕文彬)
录入: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