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9年05月07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要闻
版面翻页
要闻
01

激活青年力量 担当时代责任

——高校政协委员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 本报记者 程卓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五四运动是现代中国的青春记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深情寄语了当代青年,要求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担当时代责任,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

如何让当代青年不负韶华、发挥作用?来自高校的市政协委员们认为,既离不开当代青年的自我奋斗,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体制机制的建立,才能合力让青年们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练真本事、做实干家。

了解青年 引导青年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习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发扬五四精神,发挥青年作用。我认为既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和交流,积极推动青年树立崇高理想,立鸿鹄之志,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又要积极推动、引导青年努力锻炼好身体。强健的体魄既是未来奋斗的重要保障,也是当代青年作为生力军的必备要求。”市政协常委、重庆大学建设经济与管理中心副主任王林说。

“我们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学生也在影响我们。”市政协委员、西南政法大学教授程德安认为,发挥当代青年作用,必须要让当代青年了解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和使命,“高校教师有责任把对国家、对民族的认知和使命教给青年,只有懂得为什么出发,广大青年才能更好地奔向未来。”

程德安表示,在引导青年时要了解青年的特性,找到适合青年的方式,形式鲜活,才能更好引导他们。

走进社会 走进实践

市政协委员、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张志辽也十分认同这一观点。“让青年学生走上大有作为的广阔舞台,高校教师的教育引导不可缺少,但同时也要树立起‘人才培养是全社会责任’的观念。”他表示,对青年的培养教育不应该仅仅限定在高等学校自身的培养实践和培养过程。同时,他与王林委员都提出,要推动青年多走进社会、参加实践、了解现实,身体力行助推社会进步。

据了解,目前尽管高校已经推动了“三下乡”、志愿者服务活动等众多项目,让当代青年体验生活、锻炼心智。但总体上看,青年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面还不够广,参与机制还不够健全。“根据新时代的需要,希望全社会为青年学生参与基层生活实践创造条件。”张志辽委员建议,建立一个促进青年学生走向社会参与广泛实践的平台机制,“通过搭建平台,让青年学生有机会走进基层社会生活,参与到具体事务中,在这个过程中丰富他们的思想、历练他们的品格,并让他们明白在接受高等教育走出校门后,应该如何实实在在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只有制度化、规范化地保障学生参与基层实践,才能使他们的成长更接地气、更有根基,思想才更加深邃,最终才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从而服务社会,发挥当代青年的生力军作用。”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