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度假产业呼唤政策护航
□ 本报记者 凌云
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多张金字招牌的武隆、南川,区位条件优越,生态资源优良,发展康养产业具有多重叠加优势。如何让优势更加凸显,带动康养产业快速发展?日前,市政协副主席宋爱荣率领市政协提案委、联络委调研组一行带着问题与思考来到两地,围绕康养产业发展中的政策环境建设和旅游康养发展现状进行深入考察。
武隆仙女山早已闻名遐迩,但与之隔江相望的白马山却鲜为人知。走进正在建设中的白马山旅游度假区,委员们看到,虽然白马山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但康养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资源整合度不高、缺乏整体规划、功能定位及产品设计创新性不足等问题。当调研组一行随后来到仙女山旅游度假区时,发现这里虽已具备较强大的旅游功能,但康养产业同样刚刚起步,正迫切希望市级、区级层面在项目建设用地保障、配套费、地票政策以及产业扶持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金佛山天星温泉城配合金佛山富集的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出独具特色的中草药理疗汤池;“金佛山良瑜国际养生谷”积极打造集消暑、休闲、康养等为一体的城市近郊森林康养度假目的地——生态大观园乡村旅游度假区,为南川康养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给委员们留下深刻印象。
调研组认为,政策环境对康养产业的发展起着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而从考察的情况来看,目前我市相关政策还不够系统和完善,存在碎片化和各自为政的现象,特别是土地、金融财税、人才等方面的有些政策不利于康养产业发展,有些政策的稳定性、持续性较差,有些政策在宣传上的广度深度不够,未能得到真正落实。调研组表示,将组织委员继续以问题为导向,围绕这些短板和弱项进一步梳理研究并开出“良方”,在助力优化政策环境,确保康养产业健康发展中充分发挥政协作用。
录入:徐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