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政协报数字报纸

国内统一刊号:CN50-0064
微信公众平台:CQZXB999
2019年05月14日
按日期搜索
12 2014
 
 
 
 

重庆政协报

统战政协
版面翻页
统战政协
02

云阳:小合作社“带”出大产业

本报讯 “上坝乡应立足高山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小规模、多品种、高质量的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将发展有规模的中药产品与旅游品牌结合起来,延长中药材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日前,云阳县政协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产业扶贫发展情况开展专题调研并召开协商座谈会,县政协副主席张伟在会上的一番话,让大家深以为然。

上坝乡是距离云阳县城最远的乡镇之一,以前传统种植辣椒、糯玉米、马铃薯,农户收入增长慢,农民生活普遍困难,脱贫攻坚任务较重。近年来,在云阳县政协的倾力帮扶下,上坝乡党委政府引进万力药业公司,2017年在生基、东阳、龙凤各村创办中药材合作社,按照“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组织当地农民种植中药材,抱团闯市场。适宜的气候加上有利的土壤条件,中药材种植在这里逐渐得到推广。

“这是在李站长指导下种植的党参,是我们脱贫致富的宝贝!”会前调研中,上坝乡生基村5组种植户丁维学向委员们介绍,该村去年共种植独活80余亩、前胡30余亩,全村村民人均年收入提高了近40%。

村民口中的“李站长”是万力药业副总李开君,他也是当地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在他的带领下,当地大批农民走上了中药材种植致富路,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农业土专家”。他告诉大家,在合作社的带动下,该乡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100余亩,已带动周边125户农户就业、脱贫,平均每人每年可增收3500元。

“目前上坝乡合作社产业扶贫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总体实力不强、产业化水平不高、产业实用人才缺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等方面。”委员们认为,要把发展中药材产业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引导企业、合作社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保障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提高中药材种植组织化、规范化水平,提升中药材品质和经济效益;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生态优势,重点选派合作社带头人、经营管理人员、种养能手到外地参观学习,借鉴发展经验,掌握关键技术,不断扩大本地中药材育苗规模;加大对合作社的财政扶持力度,加大对该乡中药材农业产业基地以及有一定产业规模的村组基础配套建设,夯实中药材产业支撑。

“要结合实际,突出优势和特色,做好扶贫产业的统筹规划和布局,强力推进该乡中药材产业发展;要敢于创新利益链接机制,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按交易额返还、二次分红等多种方式,增加农户收入;要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拓展中药材品牌和销路,切实为该乡中药材种植大户建立一条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绿色渠道。”张伟表示,县政协将进一步加大调研力度,针对合作社产业扶贫发展提出更多好建议,发出政协好声音,助推上坝中药材产业再上新台阶。(李 珍)

录入:徐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重庆市委员会 地 址:重庆市渝北区红锦大道68号 邮 编:401147
备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