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命题与学术欺诈
晚唐段成式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三人诗酒唱和,且排行均为十六,故号称“晚唐三十六”,这是唐朝风情里有趣的三人组合。和李、温两位诗人不同,段成式偏好笔记小说,出仕后以秘书省校书郎身份出入宫禁窥得大量奇篇秘籍,故而编撰《酉阳杂俎》一书。
此书出笼,虽以内容诡怪而轰动一时,却没有在文学价值和博物学识上给段成式增加亮色。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评价道:“或录秘书,或叙异事,仙佛人鬼,至以动植,弥不毕载,以类相聚,有如类书。”
评价不高,原因何在?《四库全书》总目述评里,举证了段成式编著缺点:“其所记述,或采缉旧闻,或出自己撰,多诡怪不经之谈,荒渺无稽之物,而遗文秘籍,亦往往错出其中”。
“诡怪不经之谈,荒渺无稽之物”,就志怪小说而言,倒还不成毛病。然而在《酉阳杂俎》的博物常识里,也照样杜撰,沈括《梦溪笔谈·谬误》摘出“一树五香”予以驳斥。据《酉阳杂俎》记载,有一种树根是檀香,枝节是沉香,花是鸡舌香,叶是藿香,树胶是薰陆香。原本檀香与沉香是两种不同树木,鸡舌香即今丁香,藿香是草本植物,薰陆香是小木本,“薰陆”指的是它的树胶,中医所谓“乳头香”。地球上绝不会有“一树五香”树木,大名鼎鼎之段成式炮制了伪命题。
“一树五香”伪命题,其实无需沈括这样的博物学家来匡正,亲近大自然的田夫蚕妇也能揭穿。历史的活页一翻就过去了,《酉阳杂俎》已少有人阅读。当今有等“学者”或曰“专家”,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专营“编著”勾当。明修栈道者,命题之真伪不加甄别(其实多数无甄别能力)笼统搜罗,皇皇“巨著”巍然大观。暗度陈仓者,伪命题有意为之别有居心。如此这般“编著”文本,与文化与学术风马牛不相及也。究其实,文化为名钱作马之骗子也。
“一树五香”之类伪命题在当今的泛化,如是网络游戏浮浅之文,归入耸人听闻无稽之谈则罢。问题在于并非仅在网络上扮演高深莫测,侵入学术层面成为学术欺诈。垄断着资源的圈子中人,你不指我牙黄,我不批你口臭,你好我好大家好,其乐也融融,其名也隆隆,绝少有人敢于来点破这“皇帝的新衣”。以伪命题标新立异者,本质上不甘寂寞,往往以 开宗立派之“大师”“大伽”自居,风光摇曳得可以。“圈内”者流,明白人蒙着眼睛哄鼻子,糊涂者五体投地乐为门下走狗,于是为其“最新著作”大开发布会焉、研讨会焉,应有尽有,堂堂哉,皇皇哉,恍若群仰星斗,犹如众望津梁。哀哉坐冷板凳的真学人,心子揪得沉沉,无言呐喊在心头:“这学问还有什么做头!”学术欺诈假大空习气为害之尤,在于会像病毒一样传染,人品学问一齐堕落,导致学术界整体失语、整体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