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协商会的背后
——巴南区政协开展民营经济发展协商小记
通讯员 张茜 江川
初夏的巴南,生机盎然。
“巴南民营企业大多面临融资难、用工难、发展难问题;小微企业培育发展引领不够;城市提升面的核心城区产业发展用力不足;对企业经营要素需求不能精准满足……”5月16日,巴南区政协十四届十三次常委会议召开,围绕“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开展协商,委员们的发言“辣味”十足。
直中要害的背后是默默的付出。从2月28日召开课题调研布置会到4月调研市内外民营企业,以“严细深实快”为标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巴南区政协共走访中小企业产业园9个,企业32家,与中小企业产业园、民营企业家、中介服务平台负责人和职工“面对面”,准确掌握民营企业所需所盼所想,摸透企业真实情况,一个一个问题进行剖析梳理、找差距、看不足,为推动政策落实、解决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在政协搭建的平台下,我走进了税务局,对税费问题进行了具体核算,消除了误解,打消了疑虑,非常给力。”在5月14日召开的区政协调研减税降费座谈会上,来自民营企业的李君委员由衷感叹,这缘于调研组一个多月前的一次调研。
3月28日,区政协主席刘永全率调研组在相关企业座谈时,李君反映,现在国家推行减税降费政策,但企业没有得到具体实惠,税费“不降反升”的问题时有发生。他的问题得到了陈明静、林品良等委员的赞同。参与调研的区政协常委、区税务局副局长李汀当即对税务问题进行了宣传解释,并表示安排时间,会同税务局相关科室为委员们提出的问题按企业所属领域、类别进行分类服务指导。
立说立行。第二天,李君就被邀请到税务局,和相关科室一对接,才明白是企业财务对相关政策没吃透,没算对,实际税费是下降了。误会得到消除,这也给其他遇到类似问题的民营企业提供了解决问题的良好范例。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通过调研,委员们不仅了解实情,更是积极宣传政策。通过互动,达到了凝聚共识、解难释惑、提振信心、牵线搭桥的效果,实现了献实策与出实力双向发力。
常委会上,委员们也言无不尽,不遮丑、不护短、不怕痛,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服务环境等各个方面提出见解。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政府部门要积极主动为民营企业服务,要靠前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民建区委会建议,当前政府部门在落实好民营企业发展普惠性政策措施的同时,更要从服务的角度出发,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招大引强’做大支柱产业成效明显,但对‘铺天盖地’的小微企业培育发展引领不够。”区政协经科城环委会主任吴锦彬认为,要做深做细龙头带动,大力实施平台战略,各级各部门共同加大对巴南产业地域的宣传、培育,形成品牌效应,提升人气和商气,尽快解决不少企业呼吁比较强的交通问题,以此激活各大专业市场和众多农旅企业。
针对企业扩能难问题,盛慧娟常委认为,要加快推进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园建设,帮助有市场前景的中小企业解决用地难问题;布局打造产业集群,逐渐形成生物医药产业园、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示范园、平板显示产业建设基地等市级特色产业园;充分盘活各产业园区现有标准厂房,吸纳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符合环评要求的中小微企业入驻标准厂房集聚发展。
目前,巴南区政协正在将前期调研形成的19个专项报告和常委会上委员们的意见建议,形成1个总报告,报区委、区政府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