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期待脱贫的“橙”果
通讯员 苏其善
“你看哟,我们的血橙苗长得多么的壮实,真亏了区政协农业界别委员们的真心帮助哟。”在铜梁区水口镇树荫村10社建卡贫困户王安灿的承包地里,一株株血橙苗迎风招展,呈现出一派蓬勃生机。他一边为果苗浇水,一边高兴地说。
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为什么要感谢政协委员?这还得从一个月前说起……
树荫村是市级贫困村,是铜梁区政协农业界别的对口帮扶村。该怎样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思想,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委员们一边奔走调研,一边听取村民们的意见。
“我看可以种血橙,村里本来就有,区政协农业界别的专家们还可以帮着我们管理和销售。”
“我也同意种血橙!去年我们村集体的260亩血橙刚挂果,不出村就被游客采摘得精光。”
……
经过深入走访,大多数贫困群众都要求种植塔罗科血橙。委员们也认为,树荫村的集体经济项目——塔罗科血橙园已初具规模,将血橙发展成扶贫产业,便于村里进行统一技术指导、管理和销售,可以实现产销不愁。
在与该镇党委政府充分沟通后,该镇决定购买1.25万株塔罗科血橙苗,免费发放给树荫村在家的全部388户农户和全镇93户建卡贫困户。该镇扶贫产业全覆盖的帷幕由此拉开。
“群众有呼声,我们就要有行动,把全镇脱贫攻坚的任务落实好。”区政协农业界别委员们立即行动起来,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协助该镇扶贫办分别到长寿、合川等地实地查看种苗基地,比质量、比价格,终于确定采购对象。
4月2日,早上6点。委员们就和水口镇的扶贫干部们一起前往长寿区采购血橙苗。从早上8点到晚上9点,选苗、起苗、打捆、清数……“上万株种苗,难免鱼目混珠。我们有责任为群众把好种苗的质量关。”回想起历时13个小时的选苗装苗过程,委员们感慨不已,尽管不少委员的手都起血泡了,泡破了后与泥土粘在一起,但是没有人喊疼。
次日凌晨2点,果苗终于运回水口镇。是休息,还是接着干?要保证种苗的最大成活率,第二天就应及时栽种下去。委员们和扶贫干部决定再接再厉,连夜把苗木下车分好。
“扶贫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你们辛苦了一天,就不用参与下车分苗了,早点回家休息吧!”扶贫干部们好心对委员们建议。
“不能休息,这也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委员们坚决不同意。
委员们和镇村扶贫干部们小心翼翼地从大货车上卸下种苗。3点45分,苗木全部下车并分到各村。
早上7点,委员们又陆续赶到分苗现场,协助镇村干部为贫困户分发种苗,分别帮助和指导群众栽种。
中午12点多,经过委员们和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1.25万株血橙苗终于全部栽种完毕。
“塔罗科血橙大约3年挂果,丰产后每亩收益4000元左右,是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好产业。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落实责任,帮助群众做好精细化管理。”区政协农业界别小组组长龚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