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招助力武隆“起飞”
本报讯 仙女山机场是武隆近几年来最大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自2018年4月动工以来,时间已过去14个月。建设进度如何?能不能在2020年投入运营?萦绕在委员们心中的疑问在5月22日召开的武隆区政协主席会上全部有了答案。
“机场占地4323亩,累计完成投资9.05亿元,完成总投资53.9%。2800米的跑道场平结束,飞行区场道工程基本结束,空管以及导航工程完成50%,航站楼开始基础施工;航线开发推进顺利,目前已经规划北京、上海、海口等六条航线,正在与相关民航管理局沟通……争取2020年实现通航。”武隆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做出郑重承诺。
仙女山机场以2025年为目标设计年,按满足旅客吞吐量60万人次、货邮量1500吨、4C级规划设计,6个C级机位、4个B级机位,航站楼6000平方米,跑道2800+400米,总投资16.79亿元。
“要特别重视机场的交通网络建设。渝湘高铁已经动工,城区到仙女山轨道交通明年动工,渝湘高速扩能即将动工,因此,机场要建设好联通高铁、高速、辐射周边区县乃至贵州部分区县的快捷交通网络,为来武游客提供通行便利。”
“尽快规划城区到机场的快捷通道,实现旅客的快速疏散,并对现有道路改造升级。”
“建议按照直线机场的定位和为武隆旅游转型升级服务的要求,规划东北航线,让东北客人来武隆过冬;规划南方航线,让南方客人来武隆度夏;规划与旅游机场联动,让武隆旅游携手世界遗产地、5A景区、度假区抱团发展,实现共赢。”
“建议认真调研、及早谋划临空经济区发展问题,并将双河镇、仙女山镇的一部分共同列入发展范畴。组织人员赴全国各地考察调研,尽快确定临空经济发展定位、发展方向、发展要求。区发改委要跟进落实,进行项目包装,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建议以机场东面植绿为突破口,将机场周边环境与仙女山景区融合。让客人通过机场步行都能够到景区,都能够享受沿线与景区一样的美景。”
“认真研究机场的气候条件,聘请专家及早论证,做好全年通航的准备。”
“要充分发挥重庆‘一大四小’机场布局的作用,认真研究机场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区县共同发展。”
委员们的想法被“浓缩“成七条实实在在、充满可操作性的建议。
“七条建议条条都是‘干货’,很有见地,都提在点子上,我们将安排相关部门认真研究,让武隆尽快‘起飞’。”区政府负责人当场表态。
武隆区政协主席潘晓成要求,仙女山机场可以缩短武隆与世界的距离,是增强武隆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工程,倒逼武隆旅游转型升级。全体委员要广泛宣传、凝聚共识,积极调研,建言资政,牵线搭桥、助力建设,及早做好迎接航空高铁时代到来的准备。(刘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