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政协持续关注企业治污
海林禽业走上“绿色路”
通讯员 刘艳平 逯德仁
“有机肥生产罐及吸粪车等处理设施启动后,畜禽粪污基本实现了零排放。而且,利用畜禽粪污生产的有机肥每吨以600元的价格出售,供不应求。”6月13日,面对前来南津街街道鹞子村开展污水“三排”监督性视察调研的委员们,合川区海林禽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林掩饰不住喜悦和感激之情。
合川政协对海林禽业的关注,还得从三年前说起。
海林禽业是一家饲养蛋鸡的企业,始建于2012年。由于当时对环保要求不高,因此该企业未按标准建设排污设施,只是简易地修建了发酵池。2016年底,合川政协组织委员到海林禽业视察调研时发现,蛋鸡所产生的粪污周边环境已无法消纳,污水横流,臭气冲天,蚊虫大量滋生,给周边居住群众的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2017年初,合川政协再次组织委员并邀请区农业农村委负责人一道前往海林禽业开展视察,协商制定畜禽粪污整治方案。然而,虽口头应允,但黄林并没有真正引起重视,只陆续建起了沼气池、储液池等设施,以增加收纳功能,养殖场的生态环境并未得到根本治理。
2018年5月,一场大雨让海林禽业露天发酵池突然发生垮塌,大量污水直接流入张家湖水库,致使水库水体恶化,库中鱼类大量死亡。随即,海林禽业收到了来自区环保执法大队的25万元巨额罚单。合川政协得知此事后,及时趁热打铁,组织委员再进海林禽业视察,劝导黄林加大环保投入。来自区生态环境保护局的张森委员、区畜牧兽医中心的王德蓉委员等耐心细致地向他讲解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态环境保护的严竣形势和有关要求,以及建设排污设施可享受的补贴政策等。一番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解,让黄林幡然醒悟,开始清醒地认识到从事养殖业绝不能再抱有侥幸心理和不顾周边群众的感受。于是,他痛定思痛,毅然投入300余万元,购置了4个有机肥生产罐及吸粪车等污水处理设施。
“新的设施投入使用后,不仅生态环境改善了,经济效益增加了,更重要的是,还让我和邻里的关系变好了。”面对四进海林禽业视察的委员们,黄林主动自我揭短,“以前养殖场环境太差,周边群众与我嫌隙甚多,群众明里暗里骂自己。有一次,附近一名群众还专程请我到他家里吃饭,让我亲自体验蚊蝇横飞的尴尬场面。如今,养殖场周边环境得到了标本兼治,群众对我的怨言少了,平素相逢时,脸上也有了笑容。”
“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养殖,不断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不但有利于在农业生态系统内实现良性循环,还有利于企业实现自身发展和创收。”视察中,朱祎杉委员的心里话,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