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政协组织特邀界别活动——
让乡村更令人向往
本报讯 “真是山清水秀好地方,百果争妍茶吐香。不看不知道,看了却不得不服气,我们后山片区和他们相比的确有差距。”近日,万州区政协组织部分特邀界别委员到长江沿线的新乡镇、长坪乡、燕山乡调研“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情况及镇乡产业发展、农村环境整治情况,委员们由衷地发出了感叹。
万州区特邀界别委员中,有32名是乡镇街道党政领导,其中17名为党政正职领导,日常工作繁忙,活动出勤率较低。为了提高特邀界别委员的活动参与率,委员联络委在组织委员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足了功夫。于是,有了这次与大家工作紧密联系的界别活动。
在新乡镇龙泉村,原汁原味的农家小院,古朴干净,整洁清爽,浓浓的乡愁在土坯房、乡村小道、栅栏、远山、近树、荷塘、野花、菜地、瓜果间流淌,特别是环境卫生评比公示栏,无不成为大家争相拍照学习的亮点。
站在长坪乡高高的茶山上远眺,长坪乡全境尽收眼底。低缓的山丘,连片的农业产业基地,一直推进到长江边上。特邀界别委员、长坪乡乡长吴林作为东道主向大家介绍情况:“目前,我乡已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6家,共建成生态农业产业园18个,面积万余亩,形成了‘一树两茶三药百果’的绿色生态农业产业结构。”“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不能再夜郎自大了!”在多数人印象中的偏远小乡,如今已发展为产业强镇,一行人感叹不已。
“贫困户生态搬迁负债问题有什么好的解决思路?”“投资业主是怎么争取到的?这个项目我们洽谈了好几个月还没有签约。”一路上,委员们不停交流互鉴,分享发展经验和破解难题的方式方法。
“特邀界别委员多数为镇乡‘父母官’,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家人、领头羊,要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发挥好特殊作用。”座谈会上,带队调研的区政协副主席丁坤林指出,产业是农民增收的基石,要结合镇乡实际,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助力,改善提升传统农业产业,引进推广高品质新品种农产品,科学布局农业产业;农村环境品质是农民生活质量的直接体现,要深入推进“三清一改”工作,在“扫干净、码整齐、改习惯”上下功夫,缩小城乡环境卫生差距,让乡村成为城里人寄托乡愁的、向往的地方。
“今天的委员活动非常有意义,对胃口。”归途中,委员们已在期待下一次的学习交流活动。(程 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