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生命周期康养之地
九龙坡区政协探索康养产业发展路径
本报讯 “要紧扣‘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探索深化康养产业‘信息化之路、社区化之路、融合化之路、市场化之路’,打造‘一中心、四社区、五大重点领域’,将九龙坡区建成全生命周期的康养之地。”近日,在九龙坡区政协召开的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上,九龙坡区政协常委和参与课题研究的部分区政协委员、智库专家与该区相关党政部门,就《九龙坡区康养产业发展路径研究》课题调研成果开展协商讨论。
九龙坡区作为全市三个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区之一,富集的自然资源、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众多国家级公共服务金字招牌,使其发展康养产业优势突出、潜力巨大。年初,九龙坡区政协紧密结合市政协2019年度重点协商课题《重庆市康养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组织开展专题调研,积极为九龙坡区乃至全市康养产业发展探路。
经过深入调研,课题组了解到,九龙坡区康养产业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主要表现为宏观规划不足,产业界限不明,行业之间缺乏联系;优质医疗资源相对不足,基层医疗机构人员不足,全科医生紧缺,社会办医质量不高;生物技术研发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高端化、产业化,支撑和引领作用不明显;康养产业融合度不高,医疗服务资源综合利用不高,医疗信息化程度不高;养老服务、健康管理服务等人才匮乏。
协商会上,九龙坡区政协委员、智库专家针对存在问题积极献策,建言精准把握康养产业发展机遇,坚持“绿色本底、创新驱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技术共享,特色带动、产业融合”理念,坚持“四化”之路,将九龙坡区建成全生命周期的康养之地。
坚持走信息化之路,在全市率先建设康养大数据管理中心,将九龙坡打造成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康养数据汇聚应用创新示范区、新型智慧康养城市建设标杆区。
坚持走社区化之路,打造西陶铜农养社区、中梁云峰旅养社区、九龙半岛文养社区、彩云湖智养社区等四大康养特色社区,提升社区康养服务能力。
坚持走融合化之路,聚力发展医疗健康、养老事业、智能智造、康养农业、健康文旅等康养五大领域,形成良性的产业格局。
坚持走市场化之路,合力推进康养产业发展。强化顶层设计,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产业扶持办法,发挥行业协会服务协调、行业自律作用,把九龙坡区打造成为全市康养产业示范基地。
“视野开阔、调研扎实、把脉精准、理念先进,委员们建议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强,为我区发展康养产业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与会区政府副区长李洪亮要求,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吸纳政协协商意见,做好产业规划布局,推进新型智慧康养城市建设,聚力发展医疗健康、养老事业、智能智造、康养农业、健康文旅等康养产业,提高居民康养幸福指数,加快把九龙坡打造成为全生命周期康养之地、全市康养产业示范基地。 (谭林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