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家园更绿色
—— 开州区政协聚焦“三排”委员履职日志
4月16日,区级机关中型会议室
“杜绝污水偷排直排乱排、打赢污水防治攻坚战是全区政协组织和全体政协委员的共同责任。大家务必迅速行动起来,为守护好家乡的绿水青山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在区政协主席敖天才坚定的话语中,开州区政协聚焦“污水偷排直排乱排问题”委员监督性调研视察活动正式拉开帷幕。主席班子成员全覆盖、机关干部全覆盖、政协委员全覆盖、参加单位全覆盖、镇乡街道全覆盖,五个“全覆盖”,真切展现出这场“战役”的广度和强度。
部署动员会刚刚结束,区政协常委席佳友一边走出会场,一边仔细研读《区政协聚焦污水“三排”问题委员监督性调研视察实施方案》,迅速找准了自己的“作战区域”“战斗目标”,一幅清晰的“作战图”也渐渐浮现。巧合的是,席佳友所在调研视察组负责的区域里面,正好有他的老家——高桥镇。“家乡的一山一水,都是我儿时最美好的记忆,绝不能让污水破坏了她的秀美容颜,要把绿水青山完好地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席佳友暗暗告诫自己。
4月18日,汉丰湖边
区政协常委刘登平起了个大早。出门前,他再次检查了一下背包——笔记本、相机、一摞矿泉水瓶,都整齐地躺在背包里。今天,区政协常委会组成人员将分组调查汉丰湖污水“三排”情况,60余名常委分成9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两千米左右的湖岸线。
每发现一个排污口,刘登平都要先拍几张照片,然后记录好详细位置和污水流量、颜色、气味等,最后装上一瓶污水并作好记号。“我要把这些样品送到生态环境局,让他们用专业仪器检测污水成分。这样既能弄清楚污染来源,又能为后面制定治理措施提供参考。”刘登平一边说,一边把污水瓶小心地放进背包里面。
4月25日,三汇口乡
“采用的哪种处理工艺?日处理能力有多少吨?处理后的排放能达到什么标准?”在三汇口乡第二污水处理厂, 第三调研视察组组长、区政协副主席邓素清一边认真查看设备运转情况,一边询问处理厂的技术人员,还不时记录下了解到的重要情况。
火辣辣的阳光下,三汇口乡的规模养殖场、采矿厂、污水管网建设工地……到处都留下了邓素清和委员们忙碌的身影。
5月18日,高桥镇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席佳友的身影已出现在集镇后面的小河边,这是席佳友近段时间第三次回到老家高桥镇。前两次是和调研视察组一起开展“明查”,今天,席佳友利用周末时间,只身回到老家,他要做一次“暗访”。
沿着污水管行走不到五百米,席佳友就有了新发现——草丛里有污水流出。“一定是管道出现了破损。”席佳友走进草丛仔细查看,果然,深藏草丛的污水管上有一道近一米长的裂缝,污水正从裂缝中不断流出。看着管道旁边的一块大石头,席佳友立刻找到了破损的原因——这块从山上滚落的石头,就是砸破污水管的“罪魁祸首”。他当即做好记录,准备向相关单位反映。
5月28日,区政协人资环建委办公室
晚上11点,白天喧闹的城市此时已经安静下来,区政协人资环建委的办公室仍旧灯火通明。望着办公桌上已经整理好的几大摞资料,人资环建委主任肖登山揉了揉发涨的眼睛,长长地呼出一口气。一个多月以来,各个调研视察组或委员个人传来的图片影像资料、调研视察报告源源不断地汇集到这里,整理资料、汇总数据、分析报告,这些都成了肖登山的日常工作。今日事、今日毕,不论各调研视察组或委员什么时候报送资料、资料是多是少,他都坚持当天整理、汇总完毕以后才离开办公室回家。
5月30日,区政协主席会议室
区政协聚焦污水“三排”开展监督性调研视察一个多月后形成的综合调研视察报告,放在每一位领导班子成员面前。“直排乱排现象严重、污水管网建设滞后、净化处理能力不足、监督管理缺位、思想认识不足”,望着报告中一个个“辣眼睛”的字眼,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主席敖天才的身上。
“实事求是是我们开展一切工作的基本准则,真实、准确地反映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才能有助于问题的真正彻底解决。说真话、建真言、谋实招,我们不应该有任何顾虑!”敖天才大手一挥,“不掩饰,不避重就轻,把我们调研视察得到的真实情况和凝聚着全体委员智慧和心血的建议意见,以专报的形式迅速报送区委、区政府!”
6月16日,区委书记办公室
区委书记冉华章仔细看了几遍区政协2019年第3期《政协专报》——区政协深入开展聚焦“污水偷排直排乱排问题”委员监督性调研视察活动,沉思良久,提笔批示:“区政协开展此项活动意义重大,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都很有针对性,请继续加强跟踪监督……对汉丰湖及东河、南河流域的污水排放问题要抓住不放,抓重点、攻难点、下重拳,确保逐步好转……”
6月18日,驷马河边
早起散步的市民惊喜地发现,河两岸数百米的施工围挡已经拆除,经过十余天的彻底清淤和污水分流,这条横贯城区的小河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熏天臭气,河畔鸟语花香,一派夏日的盎然景象……
后记:据初步统计,开州区政协从开展聚焦“污水偷排直排乱排问题”委员监督性调研视察活动以来,调研视察已超过1000人次,足迹遍及该区所有镇乡街道和80%以上的行政村(社区),获取图片、影像资料800余份,形成调研视察报告90余份,为全区打赢“污水防治攻坚战”贡献了重要的智慧和力量。 (李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