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贫困患者享受“七道医疗保障”
南川区政协支招健康扶贫
本报讯 近日,南川区政协组织主席会议成员、各专委会负责人、部分政协委员,对该区农村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障实施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调研组前往南城街道半溪河村、大有镇指拇村等地实地走访后了解到,南川区把医疗扶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在区内定点医院对参加农村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面实行“一站式”结算、“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全面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实施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扶贫济困基金、健康扶贫基金、精准脱贫保险、健康扶贫政府兜底救助“七道医疗保障”,有力确保了贫困人口“看得起病”。但有的问题还需市级层面才能解决。比如参加职工保险的农村贫困人口要报销精准脱贫保险、健康扶贫基金、健康扶贫政府兜底救助,只能自行到区卫健委由工作人员手工录入全保网;建卡贫困患者在区外就医政府兜底报销补助要回户籍地相关部门报销,增加建卡贫困患者来回跑路的负担。部分特殊病种(比如脑瘫、癫痫)未纳入医保慢病、重特大疾病范畴,导致农村贫困患者在门诊治疗时增加了自付比例。
调研组建议,应把农村贫困人口参加职工保险人员纳入“一站式”结算系统,实现身份信息自动识别,报销金额自动核定,让信息数据多跑路,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应让各区县的政府兜底报销像精准脱贫保险报销一样在医保平台上统一结算,再由建卡贫困患者户籍地相关部门将费用划拨至救治医院,让建卡贫困患者少跑路,提升贫困患者满意度。应加强调研,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医保慢病、重特大疾病目录范畴,实现重特大疾病、慢性病门诊合规医疗费用自付比例控制在20%以内,让农村贫困患者少花钱。 (王世平)
录入:徐影